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桃·其三》
全文:
品題風物想韓詩,草木無情也有知。
應妒月明人見李,檀心開處每先時。
參考注釋
品題
評論人物,定其高下
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後漢書·許劭傳》
風物
風景和物品。喻指大氣候
風物長宜放眼量
韓詩
《詩》今文學派之一。指 漢 初 燕 人 韓嬰 所傳授的《詩經》。 西漢 初傳《詩》者有 魯 、 齊 、 韓 、 毛 四家。“韓詩”創立者 韓嬰 , 文帝 時為博士官,推詩人之意而作《內外傳》數萬言。 西晉 時,“韓詩”雖存,無傳者; 南宋 以後《內傳》亡失,僅存《外傳》。今本《韓詩外傳》已非原書,有一部分已經後人修改。《後漢書·李恂傳》:“ 李恂 字 叔英 ……少習《韓詩》,教授諸生常數百人。” 李賢 註:“ 韓嬰 所傳《詩》也。” 羅惇曧 《文學源流》:“《魯詩》亡於 西晉 ,《齊詩》亡於 曹魏 ,《韓詩》亡於 北宋 。”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無情
(1) 沒有感情
無情無義
(2) 不留情
水火無情
有知
有知覺;有知識。《禮記·三年問》:“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 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人之質所以異木質者,以其有知耳。” 唐 韓愈 《復志賦》:“昔余之既有知兮,誠坎軻而艱難。”
乾隆名句,桃·其三名句
名句推薦
老夫如且在,不用嘆屯奇
盧攜《題司空圖壁》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
陶淵明《雜詩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