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牟益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牟益原文

涼飆颯蕭瑟,節序忽已催。

絡緯吟露莎,鵯鶋棲夜槐。

佳人未忍眠,顰眉黯如啼。

舉首見明月,攬衾對空閨。

憶遠各呻吟,命侶聊招攜。

尺素出文笥,平砧列閒階。

女伴強笑言,默喻中懷哀。

長短準舊度,袗襲別新題。

不裁雙鴛鴦,留待君予歸。

王風詠執簧,七月廑授衣。

圖史堪起予,往復卷更開。

高詠惠連詩,遑問學步非。

詩詞問答

問:題牟益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牟益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四十

參考注釋

涼飆

亦作“ 涼飇 ”。亦作“涼颷”。秋風。 漢 班婕妤 《怨歌行》:“常恐秋節至,涼飇奪炎熱。” 唐 王勃 《易陽早發》詩:“復此涼飆至,空山飛夜螢。” 宋 王安石 《回橈》詩:“柴荊散策靜涼飈,隱几扁舟 白下 潮。”

蕭瑟

(1) 草木被秋風吹襲的聲音

秋風蕭瑟。——《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2) 寂寞淒涼

節序

節令,節氣;節令的順序。 南朝 梁 江淹 《謝僕射遊覽》詩:“淒淒節序高,寥寥心悟永。時菊耀巖阿,雲霞冠秋嶺。” 唐 駱賓王 《疇昔篇》:“ 江 南節序多,文酒屢經過。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 清 納蘭性德 《鷓鴣天》詞之一:“驚節序,嘆沉浮,穠華如夢水東流。” 李大釗 《青春》:“每更節序,輒動懷思,人事萬端,那堪回首,或則幽閨善怨,或則騷客工愁。”

絡緯

蟲名。即莎雞,俗稱絡絲娘、紡織娘。夏秋夜間振羽作聲,聲如紡線,故名。 漢 無名氏 《古八變歌》:“枯桑鳴中林,絡緯響空堦。” 唐 李白 《長相思》詩:“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淒淒簞色寒。” 清 沉用濟 《寄衣曲》:“去年寄衣秋月明,絡緯索索窗前明。” 郁達夫 《采石磯》詩:“絡緯啼歇疏梧煙,露華一白涼無邊。”

鵯鶋

烏鴉的別名。《爾雅·釋鳥》:“鸒斯鵯鶋。” 郭璞 註:“鴉鳥也,小而多羣,腹下白, 江 東亦呼為鵯烏。” 漢 張衡 《東京賦》:“鵯鶋秋棲,鶻鵃春鳴。” 南朝 梁 劉孝綽 《校書秘書省對雪詠懷》:“鶺鴒搖羽至,鵯鶋拂翅歸。”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三·烏鴉》。

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懷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幹的人

顰眉

皺眉。 晉 戴逵 《放達為非道論》:“是猶美 西施 而學其顰眉,慕有道而折其巾角。” 宋 晏殊 《更漏子》詞:“纔送目,又顰眉,此情誰得知。” 明 張景 《飛丸記·卺合飛丸》:“佳期喜到,日上紗窗曉,鏡里顰眉欲掃,愁懷指日冰消。” 冰心 《<寄小讀者>四版自序》:“我提筆的時候,總有她的顰眉或笑臉湧現在我的眼前。”

舉首

(1).抬頭。《管子·形勢解》:“ 殷 民舉首而望 文王 ,願為 文王 臣。” 宋 蘇軾 《登雲龍山》詩:“路人舉首東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明 袁宏道 《宿西山碧雲寺水亭上》詩:“舉首見仙人,雲中捉松鼠。”

(2).被薦舉者中居首位的;科舉考試的第一名。《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論》:“ 漢 興八十餘年矣,上方鄉文學,招俊乂,以廣儒墨, 弘 為舉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 漢文 中年,始舉賢良; 鼂錯 對策,蔚為舉首。” 宋 秦觀 《李狀元墓志銘》:“其詞奧衍,有 漢 唐 之遺風,進御一讀,遂為舉首。” 明 張居正 《答藩伯吳小江書》:“公以卓行清望,為天下舉首。”

(3).檢舉,告發。《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城內城外,挨戶查問女嬰。不拘死活,有撈取來獻者,賞布帛各三百疋;有收養不報者,鄰里舉首,首人給賞如數。” 清 林則徐 《速戒鴉片告示稿》:“惟有挨查牌甲,責令舉首。”

(4).首領。《續資治通鑑·元順帝至正十五年》:“ 遵道 知不能行其策,乃棄去,適 潁州 ,為紅軍(指紅巾軍)舉首。”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幾時有

(2) 指夜明珠

空閨

謂丈夫外出,妻子寂寞獨居之處。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三:“妾身守空閨,良人行從軍。” 南朝 宋 鮑照 《秋夜》詩之一:“環情倦始復,空閨起晨裝。” 唐 駱賓王 《盪子從軍賦》:“征夫行樂踐榆溪,倡婦銜怨守空閨。”

呻吟

(1) 指因痛苦而發出的聲音

無病呻吟

(2) 發出像嘆氣的聲音

風在樹梢中呻吟

命侶

呼喚友伴。 唐 李商隱 《越燕》詩之二:“命侶添新意,安巢復舊痕。” 唐 吳筠 《玄猿賦》:“連肱澗飲,命侶煙嘯。” 宋 王禹偁 《投柴殿院》詩:“南園休命侶,北闕即徵黃。”參見“ 命儔嘯侶 ”。

招攜

亦作“ 招擕 ”。 1.招引尚未歸心的人。《左傳·僖公七年》:“招攜以禮,懷遠以德。” 杜預 註:“攜,離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悅近以懷遠,修文以招攜。” 宋 蘇軾 《鄧義叔主客郎中王諤水部郎中制》:“通商惠農,水政為急,而招攜柔遠,賓客之事亦重矣。”

(2).安撫,招安。《魏書·安豐王猛傳》:“頻經師旅,人物凋弊, 延明 招攜新故,人悉安業,百姓鹹附。”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重與玉太尉書》:“凡諸部曲,竝使招攜,投赴戎行,前後雲集。”《周書·長孫儉傳》:“因序 梁國 喪亂,朝廷招擕之意。”《隋書·宇文化及傳》:“乃東北趣 聊城 ,將招攜 海曲 諸賊。”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招攜戶口,檢責漏田。”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五:“初遇賊,擊敗之。隨廣發牌諭招攜逆黨。”

(3).招邀偕行。 南朝 宋 謝惠連 《搗衣》詩:“美人戒裳服,端飾相招攜。”《北齊書·文襄帝紀》:“至於才名之士……每山園游燕,必見招擕。” 宋 林逋 《寄題歷陽馬仲文水軒》詩:“紅燭酒醒多聚會,粉箋詩敵幾招攜。” 清 唐孫華 《同宋藥洲太史登滕王閣》詩:“ 閻公 賓客今寂寞,幸有勝友能招攜。”

尺素

書寫用的一尺長左右的白色生絹,借指小的畫幅,短的書信

函綿邈於尺素。——陸機《文賦》

女伴

女性的同伴

笑言

(1).謂又說又笑;邊說邊笑。《易·震》:“震來虩虩,笑言啞啞。” 唐 韓愈 《自袁州還京行次安陸先寄隨州周員外》詩:“行行指 漢 東,暫喜笑言同。”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裴珙》:“ 珙 即大呼弟妹之名字,亦無應者,笑言自若。”

(2).笑話。《太平廣記》卷一 * 引 隋 侯白 《啟顏錄》:“ 秦 優旃 善為笑言,然合於道。”

(3).笑容與言語。 宋 曾鞏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銘》:“君氣仁色溫,寡笑言。”

默喻

(1).暗中曉喻。 明 張居正 《答薊遼總督方金湖計處板升逆種書》:“此中大有計策,公宜默喻之,不可令 那吉 知也。”

(2).謂暗中知曉。 朱自清 《懷魏握青君》:“他對於別人,也能知道;但只默喻著,不大肯說出。”

中懷

(1).內心。 漢 蘇武 《別詩》之二:“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 唐 白居易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前事思如昨,中懷寫向誰?” 清 劉大魁 《贈資政大夫吳府君墓表》:“其為人中懷坦直,好善,喜施與。”

(2).猶五中。指內臟。 宋 蘇舜欽 《答韓持國書》:“長姊奄逝,中懷殞裂。”

長短

(1) 〈方〉

(2) 不管怎么樣;好歹

莫恨東西溝水別,滄溟長短擬同歸。——白居易《送韋侍御量移金州司馬》

(3) 一定

你長短等我,不見不散

新題

詩文的新題目。 唐 李商隱 《細雨成詠獻尚書河東公》:“府公能入詠,聊且續新題。” 宋 范成大 《送郭明復寺丞守蜀州》詩:“潭潭相業堂,新題我所刊。”

鴛鴦

(1) 亞洲一種亮斑冠鴨(Aix galericulata),它與西半球的林鴨關係較近,常被人工飼養。比鴨小,雄的羽毛美麗,頭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黃褐色;雌的全體蒼褐色;棲息於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

自名為鴛鴦。——《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恩愛夫妻

留待

拖下來等待

這事留待他明天回來再定

予歸

準予辭官回家。 明 呂坤 《大明嘉議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呂君墓志銘》:“君不辨,引疾乞骸。上不加譴怒,以調理予歸。”

王風

(1).王者的教化。《詩大序》:“《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也。”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昔在爽德,王風不昌。” 唐 杜甫 《祭故相清河房公文》:“王風寢頓,神器圮裂。”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詩之十八:“伏處念王風,斂心委靜默。”

(2).《詩》十五國風之一。 東周 洛邑 之詩。 周平王 東遷,王室之尊與諸侯無異,其詩不能復雅,故貶之,謂之王國之變風。見 漢 鄭玄 《詩譜》。其音哀以思,後以象徵王道之衰微。《文選·謝瞻<張子房詩>》:“《王風》哀以思, 周 道盪無章。” 張銑 註:“亡國之音哀以思,謂 周 之將亡,蕩然無綱紀文章也。” 章炳麟 《辨詩》:“《王風》哀思, 周 道無章。”

七月

《詩·豳風》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農奴終年辛勞而不得溫飽的苦況。全詩八章八十八句,為《國風》中第一長篇。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無衣無褐,必盈《七月》之嘆。” 宋 梅堯臣 《依韻吳沖卿秋蟲》:“今者《秋蟲》篇,不異《七月》章。” 清 王鳴盛 《蛾術編·詩序》:“蓋,《詩》有詠古而意在傷時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類是也。”

授衣

(1).謂製備寒衣。古代以九月為授衣之時。《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毛 傳:“九月霜始降,婦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馬瑞辰 通釋:“凡言授者,皆授使為之也。此詩‘授衣’,亦授冬衣使為之。蓋九月婦功成,絲麻之事已畢,始可為衣。非謂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一說謂官家分發冬衣。 孔穎達 疏:“可授冬衣者,謂衣成而授之。” 唐 羊士諤 《九月十日郡樓獨酌》詩:“掾史當授衣,郡中稀物役。” 宋 陸游 《初寒》詩:“傷心到處聞砧杵,九月今年未授衣。”

(2).農曆九月的別稱。《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亦曰授衣。” 明 徐復祚 《投梭記·閨敘》:“即今授衣天氣,風景蕭條,砧搗寒溪,蛩吟晚砌。”

(3).謂廷賜錦衣。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十月》:“朔日朝,廷賜宰執以下錦,名曰‘授衣’。其賜錦花色依品從給賜。”

圖史

圖書和史籍。 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進思才淑,傍綜圖史。”《舊唐書·宋璟傳》:“且 蒼梧 之野, 驪山 之徒,善惡分區,圖史所載。” 清 吳偉業 《贈錢臣扆》詩:“花萼一樓圖史遍,竹梧三徑管絃新。”

起予

(1).《論語·八佾》:“子曰:‘起予者, 商 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 孔子 言 子夏 能發明我意,可與共言《詩》。”後因用為啟發自己之意。 唐 韓愈 《量移袁州張韶州端公以詩相賀因酬之》詩:“將經貴郡煩留客,先惠高文謝起予。” 宋 蘇軾 《答任師中家漢公》詩:“我時年尚幼,作賦慕 相如 。侍立看君談,精悍實起予。” 清 顧炎武 《與友人論學書》:“且以區區之見,私諸同志而求起予。”

(2).指啟發他人。《文選·應璩<與廣川長岑文瑜書>》:“ 周 征 殷 而年豐, 衛 伐 邢 而致雨,善否之應,甚於影響,未可以為不然也。想雅思所未及,謹書起予。” 呂向 註:“恐其不致至誠,不知善否之應,故以書起發其章。”

往復

(1) 來回;反覆

循環往復

(2) 往來

通信往復

高詠

(1).朗聲吟詠。 晉 王羲之 《與謝萬書》:“興言高詠,銜杯引滿。” 唐 李白 《夜泊牛渚懷古》詩:“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一七:“自別 吳郎 高詠減,珊瑚擊碎有誰聽?”

(2).好詩篇;佳作。 宋 梅堯臣 《晏成續太祝遺雙井茶》詩:“神還氣主讀高詠,六十五篇金出沙。” 明 張居正 《壽馬年兄母八十》詩:“況是 茂陵 詞賦客,可無高詠續《南陔》?”

惠連

(1). 柳下惠 、 少連 的並稱。皆古節行超逸之士。《論語·微子》:“ 柳下惠 、 少連 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二:“ 惠 連 非吾屈, 首陽 非吾仁。”

(2).指 南朝 宋 謝惠連 。 惠連 幼聰慧,族兄 靈運 深加愛賞。後詩文中常用為從弟或弟的美稱。 唐 李白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羣季俊秀,皆為 惠連 ;吾人詠歌,獨慚 康樂 。” 宋 蘇軾 《送翟安常赴闕寄子由》詩:“松荒三徑思 元亮 ,草合平池憶 惠連 。” 明 袁宗道 《暮春即事》詩:“時聞 惠連 語,蒼翠似 江 南。”

學步

學習走路

剛會學步的孩子

詩詞推薦

題牟益原文_題牟益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