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回的《贈綦大將軍》
全文:
先皇玉帶親解賜,加侑金錢千百億。
登時築壇拜大將,隨意委禽聘賢室。
前茅出鎮萬貔貅,東南五湖天半壁。
鳳凰山下忽相逢,我舊聞名今面識。
精忠純孝故無雙,武藝文材俱第一。
既能高著國手棋,又能穩賦作家詩。
既能善戰善騎射,七書背育無餘遺。
又能雙鉤寫楷字,顏筋柳骨妙畫錐。
既如諸葛渡瀘水,又如龔遂清潢池。
章亥六合半已到,象胥九譯靡不知。
涼州蒲萄無復染,交趾薏苡夫何疑。
踘場壯士閱劍舞,鈴閣騷人陪酒卮。
笑談灑落意嫻雅,喜看賓主無厭時。
邇來宣城察事尤瑰奇,明目張胆鋤群私。
去年稻田百圩沒,秋潦至今猶渺{泓厶換爾}。
孰謂不潦罔省府,公斥其人真奸欺。
百戰將軍古有之,未聞將軍亦肯念民飢。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章亥
大章 和 豎亥 。古代傳說中善走的人。《文選·張協<七命>》:“躡 章 亥 之所未跡。” 李善 注引《淮南子》:“ 禹 乃使 大章 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步;使 豎亥 步自北極,至於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七十里。” 清 黃遵憲 《逐客篇》:“遠步想 章 亥 ,近功陋 衛 霍 。”
象胥
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員。亦用以指翻譯人員。《周禮·秋官·象胥》:“掌 蠻 、 夷 、 閩 、 貉 、 戎 、 狄 之國使,掌傳王之言而諭説焉,以和親之。”《舊唐書·玄宗紀論》:“ 象郡 、 炎州 之玩, 雞林 、 鯷海 之珍,莫不結轍於象胥,駢羅於典屬。” 明 唐順之 《喜峰口觀三衛貢馬》詩:“槃舞呈鞮革,侏言譯象胥。” 清 徐果亭 《聖武功成詩》:“正朔通魚海,輿圖拓象胥。” 劉師培 《<文章學史>序》:“象胥之官,掌傳王言於夷使,使之諭説和親,入賓之歲,則協禮以傳詞,此文之施於通譯者也。”
九譯
(1).輾轉翻譯。《史記·大宛列傳》:“重九譯,致殊俗。” 張守節 正義:“言重重九遍譯語而致。”《文選·張衡<東京賦>》:“重舌之人九譯,僉稽首而來王。” 薛綜 註:“重舌謂曉夷狄語者。九譯,九度譯言始至中國者也。”《晉書·文帝紀》:“雖西旅遠貢, 越裳 九譯,義無以踰。” 唐 柳宗元 《唐鐃歌鼓吹曲·東蠻》:“睢盱萬伏乖,咿嗢九譯重。”
(2).指邊遠地區或外國。《晉書·江統傳》:“ 周公 來九譯之貢, 中宗 納單于之朝。” 唐 包佶 《送日本國聘賀使晁巨卿歸國》詩:“上才生下國,東海是西鄰。九譯蕃君使,千年聖主臣。” 元 耶律楚材 《為子鑄作詩三十韻》:“東鄙收 句麗 ,西南窮九譯。” 清 王士祿 《詔罷高麗貢鷹歌》:“真人御極臨八荒,百蠻九譯皆享王。”
(3).官名。 漢 有九譯令,猶後世通譯官。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方回名句,贈綦大將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