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周必大的《寄題新居羅長卿觀瀾閣蘭堂二首》
全文:
君不見漢家築台臨鹹京,圖籍排比如魚鱗。
又不見晉人創亭稽山陰,群賢畢集羅簪紳。
古今名蘭固多矣,而此二者常不泯。
乃知草木本無取,必假人物始可珍。
夫君名高斗以南,築台宛在江之漘。
楚人盈要競服艾,羌獨滋蘭真絕倫。
風搖綠葉劍戟舞,雨折香苞檀麝新。
不寧充幃悅鼻觀,正自紉佩持吾身。
堂奧藏書三萬軸,盡校魚魯分根銀。
堂中延客三千履,可結僑札參雷陳。
定知斯堂閱千載,與昔台亭知共振。
仆也生憎鮑魚肆,扣門屢作君家賓。
小槽珠滴不待滿,有時旋漉頭上巾。
醉留惡語涴君壁,有客如此君勿嗔。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漢家
即漢朝
漢家山東二百州。—— 唐· 杜甫《兵車行》
為漢家除殘去穢。——《資治通鑑》
築台
謂建造游觀之台。《國語·周語中》:“國無寄寓,縣無施捨,民將築臺於 夏氏 。” 韋昭 註:“臺,觀臺也。”《國語·吳語》:“昔 楚靈王 不君,其臣箴諫以不入。乃築臺於 章華 之上。”
鹹京
原指 秦 代京城 鹹陽 。後人常用以借指 長安 。 唐 李乂 《餞唐永昌》詩:“ 田郎 才貌出 鹹京 , 潘子 文華向 洛城 。” 宋 文天祥 《平原》詩:“賊聞失色分兵還,不敢長驅入 鹹京 。” 元 范梈 《題李白郎官湖》詩:“當時郎官奉使出 鹹京 ,仙人千里來相迎。”
圖籍
(1)
(2) 圖簿,地圖和戶口冊。常指疆土、百姓
(3) 文籍圖書
比如
(1) 表示下面舉例;例如——舉例時的發端語
(2) 假如
比如你要外出,首先得安頓好家務
(3) 等於是
魚鱗
(1).魚身上的鱗片。《楚辭·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王逸 註:“言 河伯 所居,以魚鱗蓋屋。” 南朝 梁 王筠 《春日》詩:“風生似羊角,雲上若魚鱗。” 徐朝夫 《孤鶩》:“有的乾脆說:魚鱗也沒吃過一片!”
(2).鱗次,依次相接。《墨子·備蛾傅》:“荅廣丈二尺,□□丈六尺,垂前衡四寸,兩端接尺相覆,勿令魚鱗三。” 孫詒讓 間詁:“言為荅之法,以木兩端相銜接,以尺為度,不可鱗次不相覆也。”《漢書·劉向傳》:“今 王 氏一姓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蟬充盈幄內,魚鱗左右。” 顏師古 註:“言在帝之左右,相次若魚鱗也。” 北周 庾信 《溫湯碑》:“ 秦皇 餘石,仍為雁齒之階; 漢武 舊陶,即用魚鱗之瓦。” 宋 梅堯臣 《和吳沖卿元會》:“殿前冠劍魚鱗立,東風入仗旗腳迴。” 章炳麟 《沉藎哀辭》:“塊抱關於大別兮,龍蛇虎豹坌沓而魚鱗。”
(3).引申為依次,一個接一個地。 宋 葉適 《送鄭虞任赴京西檢法官》詩:“事繁絲唾亂,神靜魚鱗理。”
(4).古代兵陣名。即魚麗陣。 唐太宗 《<帝范>序》:“躬擐甲冑,親當矢石,夕對以魚鱗之陣,朝臨以鶴翼之圍。”
(5).比喻水面細碎的波紋。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閒遊》詩:“小橋裝雁齒,輕浪甃魚鱗。”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中:“眼看江水成秋色,吹到魚鱗是斷雲。”
(6).借指魚鱗狀的雲。 宋 梅堯臣 《春晴對月》詩:“雲掃魚鱗靜,天開桂魄清。”《花月痕》第五回:“﹝ 痴珠 ﹞便提起筆,另行將那段末數聯謄出,是:彩雲三素,忽散魚鱗;寶月一奩,旋虧蟾魄。”
(7).借指瓦片。 宋 陸游 《村舍》詩:“新牆拆龜兆,疎瓦斷魚鱗。”《花月痕》第八回:“閣分三層,上層左臨試院,萬片魚鱗,右接東城,一行雉堞。”
(8).代稱魚。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囚籠中的小鳥還想飛返山林,豢池中的魚鱗還想逃回大海。”
周必大名句,寄題新居羅長卿觀瀾閣蘭堂二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