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說諸侯枉行卷,卻從群彥赴明時

趙蕃袁州北崇勝寺二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蕃的《袁州北崇勝寺二首》

全文:
病中曾覓扊扅炊,別後東西無自知。
似說諸侯枉行卷,卻從群彥赴明時
相如定辱君王問,鄭老寧容爾汝期。
幾欲寄書愁不達,偶因閒暇一酬詩。

趙蕃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趙蕃似說諸侯枉行卷,卻從群彥赴明時書法作品欣賞
似說諸侯枉行卷,卻從群彥赴明時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諸侯

古時帝王所轄各小國的王侯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宋· 蘇洵《六國論》

行卷

(1). 唐 代習尚,應舉者在考試前把所作詩文寫成捲軸,投送朝中顯貴以延譽,稱為行卷。 唐 李商隱 《與陶進士書》:“文尚不復作,況復能學人行卷耶?”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唐人行卷》:“ 唐 人舉進士必行卷者,為緘軸,録其所著文以獻主司也。”因也稱士子於考試前所上顯貴的詩文。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李播》:“ 播 以郎中典 蘄州 ,有 李生 攜詩謁之, 播 曰:‘此吾未第時行卷也。’”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談叢二》:“ 唐 士子應舉,多遍謁藩鎮、州郡丐脂潤……至所乾投行卷,半屬讇詞,概出贋剿。”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六朝小說和唐代傳奇文有怎樣的區別?》:“ 唐 以詩文取士,但也看社會上的名聲,所以士子入京應試,也須豫先乾謁名公,呈獻詩文,冀其稱譽,這詩文叫作行卷。”

(2). 明 代坊肆所刻舉人中式的詩文。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十八房》:“至﹝ 萬曆 ﹞乙卯以後,而坊刻有四種……曰行卷,則舉人之作。” 清 鈕琇 《觚賸·酒芝》:“﹝ 李太虛 ﹞因購 吳 ( 吳梅村 )行卷,攜以北上,為延譽京師。”

明時

(1).闡明天時的變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時。” 孔穎達 疏:“脩治厤數以明天時也。”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治歷明時,盈縮之度無準。”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治歷明時之本,固在於此也。”

(2).指政治清明的時代。古時常用以稱頌本朝。《隸續·漢沛相范皮闕》:“嗟痛明時, 仲治 旡年。”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志欲自效於明時,立功於聖世。” 嚴復 《戊戌八月感事》詩:“求治翻為罪,明時誤愛才。”

趙蕃名句,袁州北崇勝寺二首名句

詩詞推薦

  • 鍊丹灶

    凌唐佐宋代〕鍊丹峰畔隱軒皇,石臼空存歲月長。林下宛然含淨色,風前依舊發餘香。雖留此地千般藥,難問當時九轉方。獨向
  • 頌古二十首

    釋了一宋代〕殿上從來好功德,如何侍者卻疑惑。趙州露出赤心肝,問著依然墨漆黑。
    似說諸侯枉行卷,卻從群彥赴明時 詩詞名句
  • 盧延讓唐代〕瑞雪落紛華,隨風一向斜。地平鋪作月,天迥撒成花。客滿燒煙舍,牛牽賣炭車。吾皇憂挾纊,猶自問君家。
  • 臨江仙 和無名先生韻 拆金字起

    馬鈺元代〕玉往來神氣住,翁穩跨青騮。風譚氏與劉丘。心歸正覺,個本環洲。火相生鉛汞結,人已達清幽。侗不日上雲頭。
    似說諸侯枉行卷,卻從群彥赴明時 詩詞名句
  • 雨後觀音門渡江

    王士禎清代〕飽掛輕帆趁暮晴,寒江依約落潮平。吳山帶雨參差沒,楚火沿流次第生。名士尚傳揮扇渡,踏歌終怨石頭城。南朝
  • 上葉侍郎十二韻

    徐璣宋代〕侍從西湖宅,安閒近水心。門開春郭靜,橋度野池深。山翠連龍起,雲樓學虎臨。芙蓉通遠者,槐柳步回陰。盛業
    似說諸侯枉行卷,卻從群彥赴明時 詩詞名句
  • 濂溪圖

    唐寅明代〕草苫書齋石壘塘,欄桿委曲嬈溪傍。方床石枕眠清畫,荷葉荷花互送香。
  • 贈達西堂

    薛師石宋代〕卻罷住山緣,歸來又十年。自知身是妄,常道缽休傳。塔路修來直,紗燈影處圓。與吾相對坐,語嘿盡通神。
    似說諸侯枉行卷,卻從群彥赴明時 詩詞名句
  • 靈岩十二景·其三·鐵袈裟

    釋仁欽宋代〕我佛慈悲鐵作衣,誰知方便示禪機。昔年庾嶺家風在,直到如今識者稀。
  • 春暖郡圃散策三首

    楊萬里宋代〕春禽處處講新聲,細草欣欣賀嫩晴。曲折遍穿花底路,莫令一步作虛行。
    似說諸侯枉行卷,卻從群彥赴明時 詩詞名句
似說諸侯枉行卷,卻從群彥赴明時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