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蕃的《袁州北崇勝寺二首》
全文:
病中曾覓扊扅炊,別後東西無自知。
似說諸侯枉行卷,卻從群彥赴明時。
相如定辱君王問,鄭老寧容爾汝期。
幾欲寄書愁不達,偶因閒暇一酬詩。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諸侯
古時帝王所轄各小國的王侯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宋· 蘇洵《六國論》
行卷
(1). 唐 代習尚,應舉者在考試前把所作詩文寫成捲軸,投送朝中顯貴以延譽,稱為行卷。 唐 李商隱 《與陶進士書》:“文尚不復作,況復能學人行卷耶?”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唐人行卷》:“ 唐 人舉進士必行卷者,為緘軸,録其所著文以獻主司也。”因也稱士子於考試前所上顯貴的詩文。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李播》:“ 播 以郎中典 蘄州 ,有 李生 攜詩謁之, 播 曰:‘此吾未第時行卷也。’”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談叢二》:“ 唐 士子應舉,多遍謁藩鎮、州郡丐脂潤……至所乾投行卷,半屬讇詞,概出贋剿。”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六朝小說和唐代傳奇文有怎樣的區別?》:“ 唐 以詩文取士,但也看社會上的名聲,所以士子入京應試,也須豫先乾謁名公,呈獻詩文,冀其稱譽,這詩文叫作行卷。”
(2). 明 代坊肆所刻舉人中式的詩文。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十八房》:“至﹝ 萬曆 ﹞乙卯以後,而坊刻有四種……曰行卷,則舉人之作。” 清 鈕琇 《觚賸·酒芝》:“﹝ 李太虛 ﹞因購 吳 ( 吳梅村 )行卷,攜以北上,為延譽京師。”
明時
(1).闡明天時的變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時。” 孔穎達 疏:“脩治厤數以明天時也。”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治歷明時,盈縮之度無準。”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治歷明時之本,固在於此也。”
(2).指政治清明的時代。古時常用以稱頌本朝。《隸續·漢沛相范皮闕》:“嗟痛明時, 仲治 旡年。”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志欲自效於明時,立功於聖世。” 嚴復 《戊戌八月感事》詩:“求治翻為罪,明時誤愛才。”
趙蕃名句,袁州北崇勝寺二首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似說諸侯枉行卷,卻從群彥赴明時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