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觀音門渡江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代

雨後觀音門渡江原文

飽掛輕帆趁暮晴,寒江依約落潮平。

吳山帶雨參差沒,楚火沿流次第生。

名士尚傳揮扇渡,踏歌終怨石頭城。

南朝無限傷心史,惆悵秦淮玉笛聲。

詩詞問答

問:雨後觀音門渡江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雨後觀音門渡江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雨後觀音門渡江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五

參考注釋

輕帆

亦作“ 輕颿 ”。指小舟,輕舟。 唐 王昌齡 《送竇七》詩:“ 鄂 渚輕帆須早發, 江 邊明月為君留。” 宋 柳永 《過澗歇近》詞:“數幅輕帆旋落,艤棹蒹葭浦。” 清 周亮工 《舟中載馬》詩:“輕颿載駃騠,夾岸草萋萋。” 蔡有守 《清明後一日訒生將赴日本同人祖餞於珠江畫舫即席用子匋韻》:“東鯷煙雨輕帆卸,可是櫻花尚未殘。”

寒江

稱秋冬季節的江河水面。 南朝 梁 何遜 《夕望江橋示蕭咨議楊建康江主簿》詩:“旅人多憂思,寒江復寂寥。” 唐 柳宗元 《江雪》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宋 朱熹 《菩薩蠻·次圭父回文韻》詞:“暮江寒碧縈長路,路長縈碧寒江暮。” 清 黃鷟來 《冬日送程與山歸新安》詩:“此時獨乘艇,心接寒江月。”

依約

(1).依據;沿襲。《隋書·王劭傳》:“採民間歌謡,引圖書讖諱,依約符命,捃摭佛經,撰為《皇隋靈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謹依約廟則,每歲以二至、二分暨正旦,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書考異》:“出 孔 壁中者,盡後儒偽作,大抵依約諸經《論》《孟》中語,並竊其字句而緣飾之。”

(2).仿佛;隱約。 唐 劉兼 《登郡樓書懷》詩:“天際寂寥無雁下,雲端依約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詞:“風流妙舞,櫻桃清唱,依約駐行雲。”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詩:“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約兩行書。” 胡懷琛 《與仲兄夜話》詩:“隔江依約聞絲竹,往事悽辛話亂離。”

(3).大約;大概。 唐 元稹 《和樂天示楊瓊》詩:“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十六七。” 宋 蘇軾 《江神子》詞之三:“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 湘靈 。”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十四章:“ 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時辰,他不知道開什麼會。”

(4).形容情意 * 。 元 舒遜 《感皇恩》詞:“誰道小窗蕭索?青燈相伴我,情依約。” 明 吳承恩 《千秋歲》詞:“芳草閒愁遠,情依約,寸心剛被春拘管。”

潮平

謂潮水漲至最高水位。又叫滿潮。 唐 劉希夷 《江南曲》之五:“潮平見 楚 甸,天際望 維揚 。” 唐 王灣 《次北固山下》詩:“潮平兩岸濶,風正一帆懸。” 唐 白居易 《松江亭攜樂觀漁宴宿》詩:“雁斷知風急,潮平見月多。”

吳山

(1).山名。在今 陝西 隴縣 西南。參見“ 吳岳 ”。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稱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東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揚言欲立馬於此。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顏亮 )閲 柳 ( 柳永 )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吳山 立馬之思。”

(3). 吳 地的山。 三國 吳 故地的山。《文選·謝朓<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詩:“鵲起登 吳 山,鳳翔陵 楚 甸。” 李善 註:“ 孫 氏初基 武昌 ,後都 建鄴 。” 清 陳維崧 《卜運算元·阻閘瓜步》詞:“風急 楚 天秋,日落 吳 山暮。”

(4). 吳 地的山。 春秋 吳 故地的山。 唐 賈島 《送朱可久歸越中》詩:“ 吳 山侵 越 眾, 隋 柳入 唐 疏。” 明 徐渭 《三茅觀觀潮》詩:“ 吳 山石頭坐秋風,帶著高冠拂雲霧。”

(5). 吳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詞:“ 吳 山 楚 澤行徧,只欠到 瀟 湘 。”

見“ 吳坂 ”。

參差

(1) 不齊

參差荇菜。——《詩·周南·關睢》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早晚相差

參差了三兩年

(3) 差池;失誤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4) 馬虎

不敢參差

(5) 關係不融洽

人人不睦,個個參差

沿流

(1).謂順流而下。《南史·何尚之傳》:“能見殺者君也,能拒詔者僕也。君不能見殺,政有沿流之計耳。”

(2).沿襲流傳。 明 李贄 《東土達磨》:“絶言忘句,玄酒太羹,子孫千億,沿流不絶,為法忘軀,可謂知所重矣。”

次第

依一定順序,一個挨一個地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之一)》

次第花開

踏歌

傳統的民眾歌舞形式。古代很多民族都有。共同的特徵是集體性,參加者圍成圓圈或排列成行,互相牽手或搭肩,上身動作不多,主要是腳下的舞步變化,邊歌邊舞

石頭城

古城名。又名 石首城 。故址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清涼山 。本 楚 金陵城 , 漢 建安 十七年 孫權 重築改名。城負山面 江 ,南臨 秦淮河 口,當交通要衝, 六朝 時為 建康 軍事重鎮。 唐 以後,城廢。《文選·謝靈運<初發石首城>詩》 李善 注引 伏韜 《北征記》:“ 石頭城 , 建康 西界臨 江 城也,是曰京師。” 宋 岳珂 《桯史·石城堡寨》:“六朝建國 江 左, 臺城 為天闕,復築 石頭城 於右,宿師以守,蓋如古人連營之制。” 明 高啟 《送謝恭》詩:“帆過 京口渡 ,砧響 石頭城 。”《紅樓夢》第二回:“去歲我到 金陵 時,因欲遊覽六朝遺蹟,那日進了 石頭城 。” 魯迅 《無題》詩之一:“六代綺羅成舊夢, 石頭城 上月如鉤。”亦省作“ 石頭 ”、“ 石城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建安 十六年, 權 徙治 秣陵 ,明年城 石頭 。”《晉書·王惲傳》:“既而 王濬 破 石頭 ,降 孫皓 ,威名益振。”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難》:“報 長江 鎖開,報 長江 鎖開, 石頭 將壞;高官賤賣沒人買。” 柳亞子 《題太平天囯戰史》詩:“旗翻光復照 神州 ,虎踞龍蟠擁 石頭 。”《文選·左思<吳都賦>》:“戎車盈於 石城 。” 劉良 註:“ 石城 ,石頭塢也。在 建業 西,臨 江 。” 唐 楊炯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石城 俯天闕, 鍾阜 對 江 津。” 清 周亮工 《步韻酌龔半千》:“我傍 秦淮 住,君家亦 石城 。” 呂志伊 《讀史感賦》:“降旛縱出 石城 隈,霸氣西南尚未衰。”

南朝

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總稱

南朝四百八十寺。—— 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南朝自 武昌至 京口。——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無限

沒有盡頭;沒有限量

前程無限

傷心

心裡非常痛苦

別為這事傷心

惆悵

傷感;愁悶;失意

羈旅而無友生,惘悵兮而私自憐。——《楚辭·九辯》

惆悵人亡書亦絕,後人無復見《青囊》!——《三國演義》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秦淮

河名。流經 南京 ,是 南京市 名勝之一。相傳 秦始皇 南巡至 龍藏浦 ,發現有王氣,於是鑿 方山 ,斷長壟為瀆入於 江 ,以泄王氣,故名 秦淮 。 唐 杜牧 《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 秦淮 近酒家。”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詞:“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 秦淮 。” 元 傅若金 《金陵晚眺》詩:“城下 秦淮 水,年年自落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既是這等,且到 秦淮 水榭,一訪佳麗,倒也有趣!”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頃余僑居 秦淮 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間曠之地,居民多種樹為生。”

玉笛

(1).玉制的笛子。《西京雜記》卷三:“ 秦 鹹陽宮 有玉笛長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則見車馬山林,隱隱相次,息亦不見,名曰:昭華之琯。”

(2).笛子的美稱。 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 洛 城。” 宋 辛棄疾 《臨江仙·醉宿崇福寺》詞:“莫向空山吹玉笛,壯懷酒醒心驚。”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鳳仙》:“ 劉 視牀頭樂具畢備,遂取玉笛請為翁壽。”

(3).指笛聲。 明 高濂 《玉簪記·情見》:“聽玉笛驚春怨,此際愁腸千萬段。”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三引 石學仙 《過故居》詩:“風迴玉笛夕陽斜,誰傍山陽譜落花。”

詩詞推薦

  • 月漉漉篇

    李賀唐代〕月漉漉,波煙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別江木。粉態夾羅寒,雁羽鋪煙濕。誰能看石帆?乘船鏡中入。秋白鮮紅死,
  • 題蔣廷錫寫生花卉冊·其三·芍藥

    乾隆清代〕木本原從草本出,後翻居上視輿儓。說詩可譬王與許,東海應輸匡鼎來。
  • 別袁昌州詩

    江總隋代〕客子嘆途窮。此別異西東。關山嗟墜葉。歧路憫征蓬。別鶴聲聲遠。愁雲處處同。
    雨後觀音門渡江原文_雨後觀音門渡江的賞析_古詩文
  • 長春仙館疊舊作韻

    乾隆清代〕乘春慶節侍思齋,半月燈筵度已皆。清道又將返芝輦,前園恆以奉萱階。鬧餘眼界豁塵境,靜里心芽茁道荄。愛日
  • 次岳尚書韻

    王諶宋代〕細字書橫雙眼明,破窗閱盡幾陰晴。年來乾祿渾夢行,老去吟詩尚有情。謾向紙田耕石硯,斷無金縷侑銀觥。和篇
    雨後觀音門渡江原文_雨後觀音門渡江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答荊門張都官維見和惠泉詩

    蘇軾宋代〕楚人少井飲,地氣常不泄。蓄之為惠泉,坌若有所折。泉源本無情,豈問濁與澈。貪愚彼二水,終古恥莫雪。只應
  • 新秋

    齊己唐代〕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露彩朝還冷,雲峰晚更奇。壟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幸好清光里,安仁謾起悲。
    雨後觀音門渡江原文_雨後觀音門渡江的賞析_古詩文
  • 荀卿論

    蘇軾宋代〕嘗讀《孔子世家》,觀其言語文章,循循莫不有規矩,不敢放言高論,言必稱先王,然後知聖人憂天下之深也。茫
  • 嶧山即事

    王士禎清代〕雨足煙村事不閒,家家驅犢出柴關。棗花香遍濃陰合,水碧沙明望嶧山。
  • 幽眠

    秦觀宋代〕幽眠起常晚,冬晷復不長。中間數十刻,倏如驚燕翔。晨餐粗雲畢,申鼓鳴相望。忽忽竟何就,念之動中腸。天地
  • 梨花

    李新宋代〕太真欲泣君王羞,一枝帶雨春梢頭。年來樂府不栽種,淡月青煙無處求。
    雨後觀音門渡江原文_雨後觀音門渡江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張敬夫栻以追送不作遠為韻賦詩五章藉手言

    孫應時宋代〕斯文肯空言,經世資實用。分紛諒奚為,義取輒賓送。誠能正其本,談笑了群動。公身紹前烈,時論倚隆棟。持茲
  • 題侯仙亭

    沈亞之唐代〕新創仙亭覆石壇,雕梁峻宇入雲端。嶺北嘯猿高枕聽,湖南山色捲簾看。
    雨後觀音門渡江原文_雨後觀音門渡江的賞析_古詩文
  • 微雨(五月十三日)

    乾隆清代〕曉雲落微雨,片刻即雲停。剛見地皮濕,未聞土氣馨。渴田那有濟,惄志越無寧。降旨脩精禱,吁哉曷惠靈。
  • 見率齋王簾使

    劉鑒宋代〕人物東南又一初,甲田氣運恰相符。王通今日經重續,關朗當年筮不誣。
  • 上巳

    文天祥宋代〕昔自長淮樹去帆,今從燕薊眺東南。泥沙一命九分九,風雨六年三月三。地下故人那可作,天涯遊子竟何堪。便從
    雨後觀音門渡江原文_雨後觀音門渡江的賞析_古詩文
  • 再呈仲庸

    裘萬頃宋代〕芳枝莫遣風吹折,要看枝頭千點雪。孤山疇昔盛開時,十里香颸飛不絕。蹇驢烏帽照霜顛,長吟竟日溪橋邊。自從
  • 雨(四月十四日)

    乾隆清代〕傍午雲濃布,如煙雨細傾。積墀已有水,潤物信無聲。淅淅疏還密,容容暗復明。天恩稠疊霈,益凜奉盈情。
  • 沈坦之將歸溧陽值雨留吾廬久之三首

    王安石宋代〕檐兩亂淋幔,風悲蘭杜秋。相看更促膝,人老自多愁。
  • 少年行四首

    令狐楚唐代〕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如今年老無筋力,猶倚營門數雁行。家本清河住五城,須憑弓箭得功名。等閒
雨後觀音門渡江原文_雨後觀音門渡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