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方平的《出京東歸招趙參》
全文:
季子揣摩佩六印,主父宦遊食五鼎。
奈何君抱縱橫才,四方漂泊無人省。
我客在陳君逆旅,秋霖淫滯宵燈永。
解裘命酒邀與談,蕭蕭衢路驊騮騁。
是時泣血略相吊,我走汝南君入郢。
今者索然來上都,陰懷一刺謀謁請。
深閎高蓋競豪權,大浪長風獨萍梗。
龍待雲雷無一勺,虎思林麓困窮阱。
壯心日覺春冰消,素髮年來曉霜冷。
季子主父昔亦爾,子參今胡懷怲怲。
一為齊國無立錐,一為洛陽無二頃。
我有弊廬濉之陽,子參良田枕清潁。
況是伊人高枕時,明朝歸鞅同君整。
參考注釋
索然
(1) 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
興致索然(興趣無味)
(2) 寂寞
將吏輻輳,降人爭先賂遺,都統府唯大將省謁,牙門索然。——《舊五代史·郭崇韜傳》
(3) 形容離散
索然俱散
(4) 流淚的樣子
上都
(1).古代對京都的通稱。《文選·班固<西都賦>》:“寔用西遷,作我上都。” 張銑 註:“上都,西京也。”此指 西漢 京都 長安 。 明 何景明 《七述》之三:“乃有上都貴人,戚里公子,迎晨而出,及暮乃止。”
(2).古對陪都(下都)而言,稱首都為上都。(1) 北齊 以 晉陽 為 下都 ,故稱 鄴 (今 河北 臨漳 西南)為 上都 。《太平御覽》卷一五五引《晉書》:“ 北齊 高洋 以 鄴 為 上都 , 晉陽 為 下都 。”(2) 唐肅宗 寶應 元年建東、南、西、北四陪都,因稱首都 長安 為 上都 。《新唐書·地理志一》:“ 上都 ,初曰 京城 , 天寶 元年曰 西京 …… 肅宗 元年曰 上都 。”
(3). 元 初於 灤河 北岸建 開平府 , 世祖 中統 五年(1264)加號 上都 ,歲常巡幸,終 元 一代與 大都 並稱兩都。故址在今 內蒙古 多倫 西北 上都河 北岸。《元典章·詔令·建國都詔》:“ 中統 五年八月日欽奉聖旨中書省奏: 開平府 闕庭所在,加號 上都 ,外 燕京 修營宮室,分立省部,四方會同,乞亦正名事。準奏。”
(4).指天宮。《後漢書·張衡傳》:“羨上都之赫戲兮,何迷故而不忘?” 李賢 註:“上都,謂天上也。”
謁請
拜謁告求。《列子·仲尼》:“而與 南郭子 連牆二十年,不相謁請;相遇於道,目若不相見者。”《後漢書·王扶傳》:“國相 張宗 謁請,不應,欲強致之,遂杖策歸鄉里。”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永叔勸飲酒莫吟詩雜言》:“王公謁請眾去早,既衰愈懶身到遲。”
張方平名句,出京東歸招趙參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