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信武殿原文
匈奴昔南牧,先帝躬濯征。
旌旗從天下,龍虎百萬兵。
元臣坐帷幄,大將當鼓鉦。
黃蓋臨城樓,城下萬歲聲。
捲起黃河波,飄入單于營。
單于膽先破,犬羊亂縱橫。
大黃殪賢王,京觀封鯢鯨。
甘雨洗原野,清風掃膻腥。
王師奏凱歸,殘胡稽顙盟。
於今五十載,北塞維蠶耕。
黎民亦何知,但見原廟成。
下臣方奉使,過謁剽若驚。
威神敢雲測,尚冀通精誠。
詩詞問答
問:五言信武殿的作者是誰?答:沈遘
問:五言信武殿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沈遘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遘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參考注釋
匈奴
古代的一個遊牧民族,與 匈奴族有血緣關係或系同一民族,包括中國歷史上的戎族與狄族。據中國史籍記載,公元前3世紀匈奴曾占領從裏海到長城的廣大地域,並統治蒙古的大部分
南牧
(1).南下放牧。引申指北方少數民族南侵。語本 漢 賈誼 《過秦論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偵諜不敢東窺,駝馬不敢南牧。” 唐 白居易 《和渭北劉大夫借便秋遮虜寄朝中親友》詩:“胡馬辭南牧, 周 師罷北征。” 宋 李綱 《靖康傳信錄序》:“失此二者之機會,故令賊志益侈,再舉南牧,無所忌憚,遂有併吞華夏之心。”
(2).到南方去任州官。 南朝 齊 謝朓 《<酬德賦>序》:“右衛 沉侯 以冠世偉才,眷予以國士,以 建武 二年予將南牧,見贈五言。” 清 錢謙益 《次韻何慈公歲暮感事》之三:“硯澌凍合愁南牧,缾酒香濃念北郵。”
先帝
(1).遠古帝王。《禮記·月令》:“﹝季春之月﹞天子乃薦鞠衣於先帝。” 鄭玄 註:“先帝, 大皥 之屬。”
(2).前代已故的帝王。《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淮南王 長 廢先帝法,不聽天子詔。”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唐 韓愈 《進順宗皇帝實錄表狀》:“監脩 李吉甫 授臣以前史官 韋處厚 所撰先帝實録三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閒話》:“ 崇禎 先帝縊死 煤山 , 周皇后 也殉難自盡。”
旌旗
旗幟
旌旗裂。——《資治通鑑·唐紀》
上建旌旗。——《資治通鑑》
鐘鼓旌旗。——宋· 蘇軾《教戰守》
遍地旌旗。——《廣東軍務記》
旌旗蔽日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龍虎
(1) 形容皇帝的氣派
(2) 比喻英雄豪傑
皆為龍虎。——《史記·項羽本紀》
百萬
(1)
(2) 一百個萬;一千個千,實數
(3) 虛指,言數量極多
伏屍百萬。——《戰國策·魏策》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三國志·諸葛亮傳》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元臣
重臣;老臣。 唐 韓愈 《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當藩垣屏翰之任,有弓矢鈇鉞之權,皆國之元臣,天子所左右。”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 晉 之 王導 ,可謂元臣。” 明 張居正 《徐存齋七十壽序》:“公位為元臣,齒為元老。”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二:“東南再造,悉畀元臣。”
帷幄
(1) 軍營的帳幕
帷幄之謀。——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2) 又如:運籌帷幄
(3) 宮中的帷幕
大將
(1) 軍銜。將官的最高一級
(2) 比喻某一集團中的重要人物
(3) 高級將領的泛稱
當羅馬大將愷徹未到時。——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鼓鉦
(1).鼓和鉦。軍中用以指揮進退。 漢 揚雄 《太玄·廓》:“廓其外,虛其內,利鼓鉦。” 宋 朱熹 《再用十七日早霜晴觀日出霧中喜而成詩韻》:“田舍占煙火,軍家候鼓鉦。”《元史·兀良合台傳》:“縱火攻之,皆不克。乃大震鼓鉦,進而作,作而止,使不知所為。”
(2).借指軍中將帥。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或墨衰以蒞金革,或班劍以任鼓鉦。”
黃蓋
字公覆(與名同義相釋),東吳老將
城樓
建築在城門上供遠望用的樓
晚間小東門自不戒慎,引著火藥,延燒城外橋邊一帶,城樓不能見保。——《廣東軍務記》
萬歲
(1) 千秋萬代,永遠存在(祝頌的話)
皆呼萬歲。——《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民稱萬歲。——《戰國策·齊策四》
(2) 封建時代臣民對皇帝的稱謂
黃河
中國第二長河,發源於青海,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里。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每年達16億噸,除12億噸入海外,有4億多噸沉積在下遊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為有名的“地上河”
單于
漢時匈奴人對其君主的稱呼。泛指外族首領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唐· 盧綸《塞下曲》
單于使衛律治其事。——《漢書·李廣蘇建傳》
犬羊
(1).狗和羊。《論語·顏淵》:“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唐 李白 《經離亂後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長戟三十萬,開門納凶渠;公卿如犬羊,忠讜醢與葅。”
(2).常用以比喻任人宰割者,如俘虜、囚犯等。 宋 范仲淹 《讓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表》:“及 麟府 喪陷, 鎮戎 三敗,殺者、傷者前後僅二十萬人矣,死者為魚肉,生者為犬羊。”《說岳全傳》第二五回:“若不今朝邀赦免,何至他年作犬羊?”
(3).舊時對外敵的蔑稱。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爾乃大軍過盪西山, 屠各 左校,皆束手奉質,爭為前登,犬羊殘醜,消淪山谷。” 宋 陸游 《涉白馬渡慨然有懷》詩:“ 太行 之下吹虜塵, 燕 南 趙 北空無人; 袁 曹 百戰相持處,犬羊堂堂自來去。”
縱橫
(1) 豎和橫互相交錯
眾壑縱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猶有曲挺縱橫者。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2) 奔放自如
筆意縱橫
(3) 賓士無阻
縱橫四海
(4) 放肆;無所顧忌
(5) 指合縱連橫
大黃
草本植物,葉子大,花小,淡黃色。塊有苦味,可做瀉藥
賢王
(1).有德行的君王。《孟子·盡心上》:“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新唐書·陸贄傳》:“ 周宣 中興賢王也, 吉甫 文武賢臣也。”《東周列國志》第六九回:“吾聞 成湯 身長九尺,而作賢王。”《清史稿·后妃傳論》:“及 文宗 未造, 孝貞 、 孝欽 兩皇后躬收政柄,內有賢王,外有名將相,削平大難,宏贊中興。”
(2). 匈奴 貴族的封號。有左賢王、右賢王。共同襄助大單于處理國事。《史記·匈奴列傳》:“置左右賢王。” 唐 李白 《出自薊北門行》:“揮刃斬 樓蘭 ,彎弓射賢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降將雲帆北渡,賢王寶馬東征。”
京觀
古代戰爭中,勝者為了炫耀武功,收集敵人屍首,封土而成的高冢。《左傳·宣公十二年》:“君盍築武軍,而收 晉 屍以為京觀。” 杜預 註:“積屍封土其上,謂之京觀。”《後漢書·皇甫嵩傳》:“首獲十餘萬人,築京觀於城南。”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詩》:“鯨鯢久已封京觀,翡翠行看出 越裳 。” 章炳麟 《訄書·弭兵難》:“口血未乾, 陳 蔡 之社為京觀。”
鯢鯨
(1).比喻兇惡的敵人。 宋 岳珂 《桯史·百韻詩》:“利兵驅虎豹,傑觀築鯢鯨。”
(2).比喻無辜被殺之人。 清 洪楝園 《警黃鐘·團圓》:“一個個生擒活捉作鯢鯨。”參見“ 鯨鯢 ”。
甘雨
對農事特別適時的雨;甘霖
久旱逢甘雨
甘雨時降,萬物以嘉。——《爾雅·釋天》
原野
曠野;沒有樹林、建築物或巨大岩石的大片土地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膻腥
(1).葷腥。亦指魚肉類食物。 唐 高適 《送郭處士往萊蕪兼寄苟山人》詩:“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猶未知膻腥。” 唐 李紳 《過荊門》詩:“陰森鬼廟當郵亭,雞豚日宰聞膻腥。”
(2).舊時對北方少數民族的風習或其所建立的政權等的蔑稱。 明 梁伯龍 《擬出塞》曲:“音書難倩。況萬里膻腥,更誰訪紅顏薄命?”
王師
天子的軍隊;國家的軍隊。《詩·周頌·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三國志·吳志·陸遜傳》:“蠻夷猾夏……拒逆王師。” 唐 杜甫 《新安吏》詩:“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宣和遺事》前集:“王師問罪固能道,天子蒙塵爭忍言?” 郁達夫 《聞楊雲史先生之訃》詩:“最憐家祭傳遺訓,猶盼王師滅 賀蘭 。”
凱歸
猶凱旋。 晉 陸雲 《大將軍宴會被命作詩》:“有命再集,皇輿凱歸。”《南齊書·褚淵傳》:“如使伐 匈奴 ,凱歸反旆,以此受爵,不復固辭矣。”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曹景宗》:“王師薄伐,所向風靡,是以 淮 徐 獻捷, 河 兗 凱歸。”
稽顙
古代一種跪拜禮,屈膝下拜,以額觸地,表示極度的虔誠。《儀禮·士喪禮》:“弔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顙成踴。”《漢書·李廣傳》:“若乃免冠徒跣,稽顙請罪,豈朕之指哉!”《梁書·韋叡傳》:“其餘釋甲稽顙,乞為囚奴,猶數十萬。” 唐 裴鉶 《傳奇·裴航》:“ 盧顥 稽顙曰:‘兄既得道,如何乞一言而教授?’”
於今
(1) 至今
車站一別,於今十年
(2) 如今;到現在
蠶耕
養蠶與耕田。泛指農事。 宋 王安石 《寄題眾樂亭》詩:“令思民事不忍後,田間笑語催蠶耕。”
黎民
庶民,人民
亦何
何其;多么。 晉 葛洪 《神仙傳·陰長生》:“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 唐 杜甫 《鹿頭山》詩:“斯人亦何幸,公鎮踰歲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趙子固孟堅》:“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原廟
在正廟以外另立的宗廟。《史記·高祖本紀》:“及 孝惠 五年,思 高祖 之悲樂 沛 ,以 沛宮 為 高祖 原廟。” 裴駰 集解:“謂‘原’者,再也。先既已立廟,今又再立,故謂之原廟。” 唐 唐彥謙 《長陵》詩:“ 豐 上舊居無故里, 沛 中原廟對荒丘。” 宋 程大昌 《考古編·廟在郡國亦名原廟》:“﹝ 漢惠帝 ﹞乃詔有司立原廟,原廟之名始此。原者,如原蠶之原,既有大廟,又有此廟,是取‘重’、‘再’為義也。” 清 吳偉業 《鐘山》詩:“金棺移塔思原廟,玉匣藏衣記奉常。”
下臣
(1).臣對君的謙稱。《儀禮·士相見禮》:“凡自稱於君,士大夫則曰下臣。”《左傳·文公十二年》:“使下臣致執事,以為瑞節,要結好命。” 漢 韋孟 《諷諫》詩:“既藐下臣,追欲縱逸。” 金 宇文虛中 《上烏林天使》詩之三:“幸有故人知底藴,下臣獲考敢謀安。”
(2).品德卑劣的臣子。《荀子·大略》:“下臣事君以貨,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
奉使
奉命出使。《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奉使則 張騫 、 蘇武 。” 唐 張鷟 《遊仙窟》:“僕從 汧隴 ,奉使 河源 。”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 秀水 錢籜石 侍郎,奉使祭告 堯 陵。”
過謁
順道往訪;前往謁見。《後漢書·梁冀傳》:“ 南郡 太守 馬融 、 江夏 太守 田明 初除,過謁 不疑 。”《資治通鑑·漢桓帝元嘉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言過其門,因而謁之,禮不專也。”《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二·步出夏門行》:“過謁王父母,乃在 太山 隅。”
威神
(1).尊嚴的神靈。《漢書·揚雄傳上》:“配帝居之 縣圃 兮,象 泰壹 之威神。” 清 顧炎武 《二月十日有事於欑宮》詩:“不忍寢園荒,復來奠樽斝。仿佛見威神,雲旗導風馬。”
(2).赫奕的聲威;神明般的威嚴。 漢 班固 《封燕然山銘》:“勒以八陣,蒞以威神。”《後漢書·南匈奴傳》:“冀因聖帝威神,一舉平定。” 唐 李德裕 《幽州紀聖功碑銘序》:“皇帝以 軒後 之威神, 漢高 之大略, 光武 之雄斷, 魏祖 之機權,舍而用之,以定王業。”
通精
(1).眼睛斜視。《呂氏春秋·仲春》“生子不備,心有凶災” 漢 高誘 註:“生子必有瘖躄通精狂痴之疾。”參見“ 通視 ”。
(2).猶精通。 宋 鄭俠 《觀棋》詩:“三百六十路,通精此有門。”
(3).方言。懂行,在行。《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那個姓 華 的老頭子,真來的討人嫌,什麼事兒他全通精兒,還帶著挺撅挺橫,想沾他一個官板兒的便宜也不行!”《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你爺兒倆不用抬,我有個道理……這裡頭可得讓我比你們爺兒們通精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