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
山隨著平坦廣闊的原野的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飛來的明鏡,雲層締構城外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里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注釋
荊門:山名,位於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遠:遠自。
楚國:楚地,指湖北一帶,春秋時期屬楚國。
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江:長江。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
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
海樓:海市蜃樓,這裡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仍:依然。憐:憐愛。一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萬里:喻行程之遠。
簡評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這首詩具體寫作時間不確定,具體有三種說法:一說作於724年(開元十二年),二說作於725年(開元十三年),三說作於726年(開元十四年)。
李白名句,渡荊門送別名句
名句推薦
凡軍欲其眾也,心欲其一也,三軍一心則令可使無敵矣。
李昉、李穆、徐鉉《太平御覽·兵部·卷二》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陳繼儒《小窗幽記·集景篇》上之為政,得下之情則治,不得下之情則亂。
墨子《墨子·13章 尚同(下)》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
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一·考城隍》聖王者不貴義而貴法,法必明,令必行,則已矣。
商鞅《商君書·畫策》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七回》
詩詞推薦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