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先秦佚名的《芄蘭》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雖則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雖則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芄蘭枝上結尖夾,小小童子佩角錐。雖然你已佩角錐,但不解我情旖旎。走起路來慢悠悠,搖搖擺擺大帶垂。
芄蘭枝上葉彎彎,小小童子佩戴韘。雖然你已佩戴韘,但不跟得來親近。走起路來慢悠悠,搖搖擺擺大帶垂。
注釋
芄(wán)蘭:蘭草名,一名蘿藦,亦名女青,蔓生,斷之有白汁,嫩者可食,莢實倒垂如錐形。
支:借作“枝”。
觿(xī):用獸骨製成的解結用具,形同錐,似羊角,也可為裝飾品。本為成人佩飾。童子佩戴,是成人的象徵。
能:乃,於是。一說“寧”“豈”。知:智,一說“接”。
容、遂:舒緩悠閒之貌。一說容為佩刀,遂為佩玉。
悸:本為心動,這裡形容帶下垂、擺動貌。
韘(shè):用玉或象骨制的鉤弦用具,著於右手拇指,射箭時用於鉤弦拉弓,即扳指。
甲(xiá):借作“狎”,戲,親昵。一說長也。
簡評
有關此詩背景的說法很多,一謂刺詩,漢《毛詩序》說:“《芄蘭》,刺惠公也,驕而無禮,大夫刺之。”元劉玉汝《詩纘緒》說:“愚意衛人之賦此,毋亦嘆衛國國小之教不講歟?”今人高亨等則以為是刺童子早婚。程俊英《詩經注析》則認為“這是一首諷刺貴族少年的詩”。佚名名句,芄蘭名句
名句推薦
懸衡而知平,設規而知圓。
韓非及後人《韓非子·飾邪》黃鶴樓前日欲低,漢陽城樹亂烏啼
李夢陽《夏口夜泊別友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司馬遷《史記·七十列傳·酷吏列傳》君子處小人,必平其氣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三三則》夫為將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
諸葛亮《將苑·卷一·腹心》多私者不義,揚言者寡信。
戴聖《大戴禮記·文王官人第七十二》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納蘭性德《採桑子·當時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