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漸逵的《送陶瑞之使交》
全文:
天王旌使下明都,兩伯風師為掃除。
標柱昔曾歸馬援,諭文今已得相如。
門當北戶常瞻斗,山到中流獨看魚。
莫謂遠人重迷道,廟堂應有指南車。
參考注釋
遠人
(1) 疏遠的人
(2) 遠處的人
迷道
(1).迷失道路。 唐 裴鉶 《傳奇·崔煒》:“ 煒 因迷道失足,墜於大枯井中。” 許地山 《集外·女兒心三》:“不是迷道,這么晚一個小姑娘夾著包袱,在這樣的道上走,莫不是私逃的小丫頭?”
(2).指迷失佛道。《三論玄義》卷下:“所以然者,以其迷道,此是一失。”
廟堂
(1) 廟宇
(2) 指朝廷
應有
(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聞狀》:“自今已後,應有進奉,並不用申報御史臺,如有人勘問,便仰録名奏來者。”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一折:“將 江 上應有戰舡,盡行拘收,不放 關公 渡 江 回去。”《水滸傳》第一回:“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
(2).應當具有。《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姑娘一進洞房,早看見擺滿一分妝奩,凡是應有的,公婆都給辦得齊齊整整。”
指南車
我國古代用來指示方向的車。相傳 黃帝 與 蚩尤 戰於 涿鹿 之野, 蚩尤 作大霧,兵士皆迷。 黃帝 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 蚩尤 。又 周 初 越裳氏 來貢,使者迷其歸路, 周公 賜以軿車,皆為司南之制。後 東漢 張衡 、 三國 魏 馬鈞 、 南朝 齊 祖沖之 皆有造指南車之事。 唐 元和 中,典作官 金公立 曾上指南車、記里鼓。 宋 天聖 五年, 燕肅 又創意造車, 大觀 元年, 吳德隆 亦獻制車之法。自 晉 代以後,皇帝車駕鹵簿多用指南車為前導。 宋 岳珂 《愧郯錄·指南記里鼓車》記其形制甚詳。參閱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晉書·輿服志》、《宋書·禮志五》、《宋史·輿服志一》。
王漸逵名句,送陶瑞之使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