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彭的《余與劉壯輿先大父屯田父秘丞為契家壯輿又與予厚不數年皆下世今過其故居》
全文:
劉郎平昔居,門巷草芊芊。
念我眼中人,骨驚淚潺湲。
中允實高蹈,倦遊自丁年。
問捨得匡廬,卜宅如澗瀍。
懸車著屋山,騎牛弄寒泉。
秘書極精銳,筆下走百川。
口戈擊奸佞,直聲寰宇喧。
諸郎排候雁,一一落雲天。
獨餘漫郎叟,高名星斗聯。
辟書日夜催,援毫錄群仙。
幾負喪明責,掛冠遂言旋。
中河忽墜月,半岳遽摧巔。
孤嫠俱幽憤,一仆無復痊。
傳家惟蔡琰,擇婿得鮑宣。
驅車官殊方,衡宇頹荒阡。
壞壁蝸篆滿,小窗蛛網懸。
翠藹遠山暝,蒼苔修竹連。
往時所憩樹,相與聽鳴蟬。
忽逢持斧翁,葆鬢青行纏。
採薪收斜日,伐竹破疏煙。
沉痛迫中腸,裴回不能前。
高明鬼得瞰,豈弟神所捐。
微吟復淒斷,暮角西風傳。
參考注釋
懸車
(1).形容險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 仇兆鰲 註:“即所謂在德不在險。”參見“ 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間。《淮南子·天文訓》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 《輓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 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
(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致仕。”
(5).指隱居不仕。《後漢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老。” 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
屋山
(1).屋脊。 唐 韓愈 《寄盧仝》詩:“每騎屋山下窺瞰,渾舍驚怕走折趾。”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民有比屋居者,忽作高屋,屋山覆蓋鄰家,鄰家訟之,謂他日且占地。”
(2).泛指屋頂。 宋 范成大 《中秋無月複次韻》:“屋山從捲 杜陵茅 ,門徑慵芟 仲蔚 蒿。”
(3).指緊靠屋脊左右兩側的山牆。 宋 周紫芝 《竹坡詩話》:“頃時有數道人來丐食,拒而不與,乃題詩屋山而去。”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四》:“夜大風雨,有雷火自屋山穿過,如電光一掣然,牆棟皆搖。”原註:“近房脊之牆謂之屋山,以形似山也。”
寒泉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 唐 王昌齡 《行路難詩》:“雙絲作綆繫銀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忠魂入夢》:“遂聳身投井死,土人義之,遂閉塞井,闌上加黃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宮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築如平阜。”
(2).《詩·邶風·凱風》:“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詩序謂“美七子能盡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後世遂以“寒泉”為子女孝敬母親的典故。《文選·潘岳<寡婦賦>》:“覽寒泉之遺嘆兮,詠《蓼莪》之餘音。” 呂向 註:“《詩》云:‘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孝子思養其親,故覽詠是篇而有遺嘆。” 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極兮,託彤管於遺詠。”參見“ 寒泉之思 ”。
(3).猶黃泉,九泉。 唐 王勃 《為原州趙長史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銷;烏鳥之誠,俯寒泉而思咽。” 蔣清翊 註:“寒泉,今指黃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陽縣 境內。 唐 元結 《寒泉銘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陽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無名稱也,為其當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李彭名句,余與劉壯輿先大父屯田父秘丞為契家壯輿又與予厚不數年皆下世今過其故居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