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麗正門觀稼閱堤之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出麗正門觀稼閱堤之作原文

策馬出觀稼,歷來率成例。

憶七旬以前,眾視為常事。

何乃近年間,都欣稱罕瑞。

侵尋臻耄耋,而自覺猶未。

暘雨幸若時,黍禾已吐穗。

祝如是兩月,又可稔秋遂。

前此暴漲發,低處致浸被。

山澗落甚速,田無恙有利。

室廬或頹墊,亦關民生計。

隨行者輜重,間有致沉失。

即命大臣勘,輕重賚次第。

舊堤或卑薄,示令增補暨。

山莊經百年,已自成都會。

一勞籌永逸,肯惜帑項費。

伏秋南河汛,安瀾更廑意。

詩詞問答

問:出麗正門觀稼閱堤之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出麗正門觀稼閱堤之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七十四

2. 前數日此間連朝驟雨武列河山水陡發沙堤一帶官兵居民房屋在低洼處者多被沖塌並隨從員役亦間有被水沖失什物者聞之均為軫念

參考注釋

策馬

用馬刺抽打馬

觀稼

觀看莊稼。《周禮·地官·司稼》:“巡野觀稼,以年之上下出斂灋。” 唐 羅隱 《暇日有寄姑蘇曹使君兼呈張郎中郡中賓僚》詩:“湖邊觀稼雨迎馬,城外犒軍風滿旗。”《宋史·禮志十六》:“五月二日,﹝ 太宗 ﹞出 南薰門 觀稼,召從官列坐田中,令民刈麥,鹹賜以錢帛。”

歷來

(1) 過去多年(次)以來;從來

我們歷來相信科學

(2) 遠古以來

這些島嶼歷來都是中國的領土

率成

草率寫成。 清 金農 《舊有寫經研》詩序:“今偶登 嵩山 ,過 片石菴 ,閲 釋氏 之書,休憩樹下,忽念故物,率成二詩。”

以前

指時間上某點、某個轉折或某個事件之前

今三世以前。——《戰國策·趙策》

神農以前。——《史記·貨殖列傳》

視三十年以前。——清· 洪亮吉《治平篇》

眾視

(1).眾人的眼力。《呂氏春秋·用眾》:“以眾視無畏乎 離婁 矣,以眾知無畏乎 堯 舜 矣。”

(2).眾人的觀瞻。 南朝 宋 顏延之 《庭誥》:“言不入於高聽,人見棄於眾視。”

常事

(1) 平常的事

平生常事

(2) 常見的事

何乃

(1).怎能,何能。《史記·蒙恬列傳論》:“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後漢書·列女傳·袁隗妻》:“乃初成禮, 隗 問之曰:‘婦奉箕箒而已,何乃過珍麗乎?’”

(2).何況。《史記·田叔列傳》:“將軍尚不知人,何乃家監也!”《史記·東越列傳》:“且 秦 舉 鹹陽 而棄之,何乃 越 也!” 明 李東陽 《太白行》:“龍攀鳳附不自由,何乃棄君來事讎!”

(3).何故,為何。 漢 荀悅 《漢紀·高后紀》:“ 辟陽侯 曰:‘ 平原君 母死,何乃賀我?’”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十:“余乙巳春……作詩紀事,中有云:‘竊思 河 出 崑崙 墟,其勢定可吞埏垓;何乃千里一曲直,如汞瀉地往復回?’”

近年

最近過去的幾年

近年共稱柳敬亭。——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侵尋

亦作“ 侵潯 ”。漸進,漸次發展。《史記·孝武本紀》:“是歲,天子始巡郡縣,侵尋於 泰山 矣。”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遂往之意也。” 司馬貞 索隱:“ 小顏 云:‘浸淫漸染之義。’蓋尋淫聲相近,假借用耳。” 漢 司馬相如 《大人賦》:“嬐侵潯而高縱兮,紛鴻涌而上厲。” 宋 葉適 《胡尚書奏議序》:“自古賢人君子,進常艱,退常易,富貴有節,無侵尋之求。” 明 歸有光 《乞致仕疏》:“見今病勢侵尋,不能前邁,伏乞聖恩,容臣休致。” 廖仲愷 《全民政治論譯本序》:“ 中華民國 成立八年,變亂侵尋,迄無寧歲,中間經改易國體者兩次,違憲解散國會者兩次。”參見“ 侵淫 ”。

耄耋

猶高齡,高壽。 三國 魏 曹操 《對酒》詩:“人耄耋,皆得以壽終。”《北史·尉元傳》:“雖老、更非官,耄耋罔祿,然況事既高,宜加殊養。”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鍾生》:“君無大貴,但得耄耋足矣。” 李大釗 《青春》:“斯則人類之壽,雖在耄耋之年,而吾人苟奮自我之欲能,又何不可返於無盡青春之域?”

自覺

(1) 自己有所認識而主動去做

自覺地遵守紀律

(2) 自己感覺到;自己有所察覺

疾病的個人自覺症狀

若時

(1).此時,現在。《公羊傳·定公四年》:“君如有憂中國之心,則若時可矣。”

(2).那時,當時。《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今無若時之急,而使公卿大夫並與廝徒共供事役,聞之四夷,非嘉聲也,垂之竹帛,非令名也。”

黍禾

(1).指黍的莖稈。 漢 班固 《 * 通·八風》:“涼風至,黍禾乾。”

(2).黍和禾。泛指糧食作物。 唐 裴鼎 《陂防判對》:“天生五材,水善利物,且溉且糞,長我黍禾;為隄為防,制為畜泄。”

吐穗

抽穗。稻、麥、高粱等禾本科植物的穗由捲起筒狀的葉子裡露出來

高粱吐穗笑彎了腰

如是

如此這么;像這樣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清· 劉開《問說》

前此

在此以前

較前此之仳離。——《廣東軍務記》

不過前此數法。——清· 洪亮吉《治平篇》

暴漲

(1) 突然猛烈增高水位

河水暴漲

(2) 激增到不尋常的或空前的水平

物價暴漲

山澗

山間的水溝

無恙

(1) 無災禍

歲亦無恙耶?——《國策·齊策》

安然無恙

(2) 平安;沒有疾病

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國語·齊策》

無恙,幸甚幸甚。——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無恙也。——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別來無恙?

有利

有利益、有好處

對兩國都有利的貿易協定

室廬

居室;房舍。《管子·山國軌》:“巨家美修其宮室者服重租,小家為室廬者服小租。”《漢書·東方朔傳》:“又壞人冢墓,發人室廬。” 宋 蘇轍 《病後》詩:“一經寒熱攻骸骨,正似兵戎過室廬。柱木支撐終未穩,筋皮收拾久猶疏。” 明 方孝孺 《借竹軒記》:“古之達人以百世為斯須,以天地為室廬,以萬物為游塵。”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或有室廬偪仄無地避煞者,又有壓制之法,使伏而不出,謂之斬殃。”

頹墊

塌陷。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中:“ 魏 侍郎 瓘 知 廣州 ,忽子城一角頽墊,得一古磚。磚面范四大字云:‘委於鬼工’,蓋合而成‘魏’也。”

生計

(1) 謀生的辦法

教育是為生活而不僅僅為生計作準備,是為生存而不是為謀生作準備

(2) 生活的狀況

但夥計本非仇敵,生計艱難,要求提高待遇,也正是人情之常。——柯靈《遙夜庥》

(3) ∶謀劃;產生計策

事生謀,謀生計。——《鬼谷子》

行者

(1) 出行的人

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2) (1)∶佛教語。即“頭陀”。行腳乞食的苦行僧人;又指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雜役尚未剃髮的出家者 (2)∶泛指修行佛道之人 (3)∶《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別名

輜重

(1) 行軍時由運輸部隊搬運的物資

(2) 運輸中的(或可以運輸的)設備

軍隊的輜重

(3) 外出的人攜帶的包裹行李

有致

(1).有韻味;有情趣。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續集·古泗州城》:“人取其磚琢硯,甚古樸有致,惜磚質不能細膩耳。”《詩刊》1978年第2期:“﹝這首詩﹞節奏抑揚而有致,錯綜而整齊。”《文匯報》1982.9.22:“陳列有致的硯台,大大小小,各式各樣。”

(2).有興致。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七:“ 常州 趙仁叔 有一聯云:‘蝶來風有致,人去月無聊。’”

即命

(1).順從正理;遵從王命。《易·訟》:“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 朱熹 本義:“即,就也。命,正理也。” 高亨 註:“爻辭言:人不勝訴,則返而從君上之命令告諭。” 唐 柳宗元 《平淮夷雅·方城》:“ 愬 拜即命,於皇之訓。”

(2).即世,死亡。《左傳·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長,是以並建聖哲……眾隸賴之,而後即命。” 楊伯峻 註:“命謂天命,天命已終,而往就之。猶 成 十三年《傳》之‘即世’、前文之‘違世’,皆死之異稱。”

(3).受天命。謂即天子位。 漢 蔡邕 《光武濟陽宮碑》:“戮力戎功,翼戴 更始 ,義不即命,帝位闕焉。”

大臣

受國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腦委託管理一個部門的君主國家的高級官員

趙王與大將軍 廉頗諸大臣謀。——《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輕重

(1) 重量的大小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梁惠王上》

這兩隻箱子輕重不一樣

(2) 情況嚴重程度的深淺,事情的主次

工作要分輕重緩急,不能一把抓

(3) 恰當或合適的性質或狀態;適當限度或分寸

小孩子說話不知輕重

(4) 意義的大小

輕重固何如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次第

依一定順序,一個挨一個地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之一)》

次第花開

卑薄

(1).土地低洼瘠薄。《後漢書·徐稺傳》:“至於 稺 者,爰自 江南 卑薄之域,而角立傑出,宜當為先。”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吳中 卑薄,斸地二三尺輒見水。” 明 葉盛 《水東日記·郟亶修東城記》:“ 呂公 之治 廣 ,常患舊城不足以容民而議為西城者,皆以地處卑薄毀民居者眾而不可為者。”

(2).低劣微薄。 唐 元稹 《告贈皇考皇妣文》:“始兄 集 得尉 興平 ,然後衣服飲食之具有準,而猶卑薄儉貧,給不假足。”

(3).輕賤,輕視。 宋 葉適 《錢則甫字說》:“ 周 道衰,士不知以身為本,而皆以世自名,凡所為立私智,挾污説,無不欲破壞先王之灋而卑薄其身者。”

(4).謙靜溫和。 清 惲敬 《讀論衡》:“然視為 商 韓 之説者有逕庭焉,卑薄則易近於道,高強則易入於術。”

增補

增加;補充

增補章節

山莊

山中的村莊;別墅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成都

中國四川省省會和西南地區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之一。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中心。面積3861平方公里。人口401萬(1982)

永逸

長久安逸。 漢 張衡 《西京賦》:“ 高祖 創業,繼體承基,暫勞永逸,無為而治。”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求賢暫勞,垂拱永逸。” 梁啓超 《變法通義·論不變法之害》:“一食而求永飽者必死,一勞而求永逸者必亡。”

帑項

國庫里的錢財;款項。《鏡花緣》第三五回:“主上如此辦理,既不虛糜帑項,又安眾民之心。” 清 林則徐 《尖沙嘴官涌添建炮台折》:“第國家經費有常,仍不敢請動帑項。” 清 薛福成 《籌洋芻議》:“則以海防之費用之海防,不待籌撥於各省,而帑項無虧缺之虞。”

南河

(1).古代稱 黃河 自今 潼關 以下由西向東流的一段為 南河 。《書·禹貢》:“浮於 江 沱 潛 漢 ,逾於 洛 ,至於 南河 。”《史記·五帝紀》:“ 舜 讓辟 丹朱 於 南河 之南。” 張守節 正義:“ 河 在 堯 都之南,故曰 南河 。《禹貢》‘至於 南河 是也。’” 唐 張說 《喜度嶺》詩:“ 東漢 興 唐 歷, 南河 復 禹 謀。”

(2). 清 以前 黃河 自今 內蒙古 巴彥高勒鎮 以下分為南北二支,南支即今 黃河 正流,當時為支流,稱為 南河 。參見“ 北河 ”。

(3). 清 雍正 七年(1729年)改河道總督為 江南 河道總督,掌管防治 江南 (今 江蘇 、 安徽 兩省)境內的 黃河 、 運河 、 洪澤湖 、 海口 等。時稱總督為 南河 總督,所管理諸河為 南河 。參見“ 北河 ”、“ 東河 ”。

(4).星名。屬井宿,共三星。《晉書·天文志》:“南河、北河各三星,夾東井。”參見“ 北河 ”。

安瀾

(1).水波平靜。比喻太平。《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天下安瀾,比屋可封。” 李善 註:“瀾,水波也,安瀾,以喻太平。” 明 無名氏 《運甓記·帥閫賓賢》:“用之將帥,必能扶弱鼎於安瀾;委以一方,定可起疲民於袵席。” 清 梁清標 《送張伯珩同年按蜀》詩:“按部諸侯爭負弩,洗兵 三峽 見安瀾。”福州評話《老漁翁殲敵記》:“紅旗飄飄河山壯麗,漁鄉繁盛海國安瀾。”

(2).謂使河流安穩不泛濫。 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將來恐不能不出於河自河,漕自漕,河專主安瀾,漕專主海運而後定。”《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築土壩,保固隄根,頻歲安瀾,已著成效。”

詩詞推薦

出麗正門觀稼閱堤之作原文_出麗正門觀稼閱堤之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