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龍安照禪師

作者:釋德洪 朝代:宋代

寄龍安照禪師原文

隨分叢林古格存,龍安真是泐潭孫。

獨持一節無求世,勘破諸方不出門。

石虎已忘蹲草見,木蛇久滅住山痕。

遙知百事俱衰落,尚有工夫虱自捫。

詩詞問答

問:寄龍安照禪師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寄龍安照禪師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寄龍安照禪師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釋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德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元韻

參考注釋

隨分

(1).依據本性;按照本分。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鎔裁》:“謂繁與略,隨分所好。” 周振甫 註:“隨分所好,跟著作者性分的愛好。分,性分,天性,個性。”《易·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唐 孔穎達 疏:“言君子者,亦包公卿諸侯之等;但厚德載物,隨分多少,非如至聖載物之極也。” 明 劉基 《摸魚兒》詞:“榮名幾許?隨分莫求多。” 郭沫若 《女神·地球,我的母親》:“他們自由地,自主地,隨分地,健康地,享受著他們的賦生。”

(2).安分;守本分。 唐 李端 《長門怨》詩:“隨分獨眠秋殿里,遙聞笑語自天來。” 金 王若虛 《自笑》詩:“何須豪逸攀時傑,我自世間隨分人。”

(3).照樣;依舊。 唐 白居易 《續古詩》之七:“勿言小大異,隨分有風波。” 金 王若虛 《生日自祝》詩:“初我未免俗,隨分略修飾。”《水滸傳》第四五回:“叔叔今後並不要疑心,只顧隨分且過。”

(4).隨便;就便。 唐 姚合 《武功縣中作》詩之八:“只應隨分過,已是錯彌深。”《水滸傳》第四回:“老兒吩咐道:‘我兒倍侍恩人坐一坐,我去安排飯來。’ 魯達 道:‘不消多事,隨分便好。’”《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不論事體大小,略觸著他的性子,便連聲喝駡……隨分掣著一件傢伙,沒頭沒腦亂打。”

(5).隨意;任意。 唐 王績 《獨坐》詩:“百年隨分了,未羨陟 方壺 。” 宋 李清照 《鷓鴣天》詞:“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一折:“兩個小廝,隨分揀一個去。” 柯靈 《<阿英散文選>序》:“他不是一團火,卻像冬天的太陽,宜於人們在街頭巷尾,隨分取暖。”

(6).到處;隨時。 宋 陸游 《驀山溪·游三榮龍洞》詞:“嘯臺龍岫,隨分有雲山。” 元 耶律楚材 《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不須賒酒飲,隨分有驢騎。”

(7).謂依例送一份(禮錢或禮品)。《紅樓夢》第二二回:“正值他才過第一個生日,便自己捐資二十兩。次日,先送過衣服玩物去, 王夫人 、 鳳姐 、 黛玉 等諸人皆有隨分的。”

叢林

(1) 樹林

叢林戰

(2) 和尚聚居修行的處所,後泛指大寺院

魯智深回到叢林選佛場中禪床上,撲倒頭便睡。——《水滸傳》

真是

確實;的確

真是鬆了一口氣

泐潭

潭名。在 江西省 高安縣 洞山 。相傳 唐 代禪宗曹洞宗 良價禪師 與其弟子 本寂 曾居此習禪。 明 宋濂 《游涇川水西寺簡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帥》詩:“別有白髮師,野鶴雞羣異。身披伽黎衣,雲繼 泐潭 裔。”參閱 明 瞿汝稷 《指月錄》卷十六。

勘破

猶看破。 宋 文天祥 《七月二日大雨歌》:“死生已勘破,身世如遺忘。”《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 冰心 《寄小讀者》二六:“這種地方,深沉幽邃,是哲學的,是使人勘破生死觀的。”

諸方

(1).各地方。《晉書·何劭傳》:“每諸方貢獻,帝輒賜之,而觀其占謝焉。” 南朝 梁元帝 《庾先生承先墓誌》:“諸方未游,佳城已望。”《新唐書·百官志二》:“大朝會,諸方起居,則受其表狀。”

(2).猶諸道。 宋 蘇軾 《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詩:“諸方人人把雷電,不容細看真頭面。”

(3).別的方位;別的地方。《太平廣記》卷二 * 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見聞·韓伸》:“又或雲某方位去吉,即往之,諸方縱人牽之不去。”《景德傳燈錄·池州南泉普願禪師》:“僧辭,問云:‘學人到諸方,有人問和尚近日作么生,未審如何祇對。’”

出門

(1) 離家外出或遠行

(2) 〈方〉∶出嫁

石虎

(1).石刻的虎。古代帝王及貴族、官僚墓前的石刻群中往往包括石虎。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易水》:“其東謂之 石虎岡 ……有所遺二石虎,後人因以名岡。”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粉水》:“ 粉水 旁有 文將軍 冢墓,隧前有石虎、石柱,甚脩麗。”

(2).似虎的石頭。 隋 盧思道 《從軍行》:“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宋史·元達傳》:“ 達 私喜曰:‘我聞 李將軍 射石虎飲羽,今樹為我斷,豈神助歟?’”

遙知

謂在遠處知曉情況。 唐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詩:“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金 元好問 《汴禪師自斷普照石為斫以詩見餉為和》之一:“遙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百事

各種事務;事事。《書·舜典》“納於百揆,百揆時敘” 孔 傳:“ 舜 舉八凱,使揆度百事,百事時敘,無廢事業。”《史記·淮陰侯列傳》:“審豪氂之小計,遺天下之大數,智誠知之,決弗敢行者,百事之禍也。”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 呂公忌 曰:‘九日天明時,以片餻搭兒女頭額。’更祝曰:‘願兒百事俱高。’” 茅盾 《子夜》十七:“我就是百事無味,心神不安!”

衰落

由興盛轉向沒落;由強大轉為弱小

家道衰落

唐末詩風衰落

工夫

(1)

(2) 時間

有頓飯工夫方回來。——《紅樓夢》

那有工夫講話

三十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曹禺《雷雨》

(3) 作事所費的人力

藝文不貴,徒消工夫。——·葛洪《抱朴子·遐覽》

重行整理,又須費一番新工夫。——魯迅《書信集》

(4) 經過訓練學到的勝任工作的能力;培養的或學到的才能

始知名畫有工夫

這些演員真有工夫

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工夫都是工藝術的上品。——《蘇州園林》

(5) 工作

白天下田做工夫

(6) 同“功夫”

他有一身好工夫

詩詞推薦

  • 汴河曲

    鄭獬宋代〕朝漕百舟金,暮漕百舟粟。一歲漕幾舟,京師猶不足。此河百餘年,此舟日往復。自從有河來,宜積萬千屋。如何
  • 次韻答璧侍者五首

    陳造宋代〕佛屋連延跨翠微,看雲手版向曾持。重遊不是尋春去,冷眼漂花捲絮時。
    寄龍安照禪師原文_寄龍安照禪師的賞析_古詩文
  • 靈雨寺

    乾隆清代〕下馬先瞻禮,今春雨實靈。淨標蓮業白,嘉祐麥苗青。古樹當庭直,天花滿座馨。行齋依綠水,信宿合教停。
  • 夏日辨玉法師茅齋

    孟浩然唐代〕夏日茅齋里,無風坐亦涼。竹林新筍稚,藤架引梢長。燕覓巢窠處,蜂來造蜜房。物華皆可玩,花蕊四時芳。
    寄龍安照禪師原文_寄龍安照禪師的賞析_古詩文
  • 早春以橘子寄魯望

    皮日休唐代〕個個和枝葉捧鮮,彩凝猶帶洞庭煙。不為韓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圓。剖似日魂初破後,弄如星髓未銷前。知君
    寄龍安照禪師原文_寄龍安照禪師的賞析_古詩文
  • 舟過當塗

    彭汝礪宋代〕悠悠章江柁,復自姑孰北。此身與此水,日夜俱無息。關關林中鳥,軟語如相識。楊柳枝葉長,青青祇如昔。惟予
  • 觀荊玉篇

    陳子昂唐代〕鴟夷雙白玉,此玉有緇磷。懸之千金價,舉世莫知真。丹青非異色,輕重有殊倫。勿信玉工言,徒悲荊國人。
    寄龍安照禪師原文_寄龍安照禪師的賞析_古詩文
  • 上馬和公儀

    梅堯臣宋代〕煙火千門曉欲開,五花驕馬肯徘徊。井閭已是經時隔,親舊全如遠別來。帝闕重看多氣象,天街新霽少塵埃。振冠
  • 舞曲歌辭。章和二年中(鼙舞曲)

    李賀唐代〕雲蕭索,風拂拂,麥芒如篲黍和粟。關中父老百領襦,關東吏人乏詬租。健犢春耕土膏黑,菖蒲叢叢沿水脈。殷勤
  • 金橋感事

    吳融唐代〕太行和雪疊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風。飲馬早聞臨渭北,射鵰今欲過山東。百年徒有伊川嘆,五利寧無魏絳功。日暮
    寄龍安照禪師原文_寄龍安照禪師的賞析_古詩文
  • 池上居漫成四首·其四

    乾隆清代〕去年已事不堪思,隔歲依然冰牖披。此際了當忘結習,洗心甘雨一為怡。
  •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釋師範宋代〕九旬今日滿,那事意如何。無為無事人,往往成蹉跎。育王敢道不蹉跎,少年曾決龍蛇陣,老倒還同稚子歌。
  • 詣黑龍潭祈雨四首·其四

    乾隆清代〕肅詣靈潭石磴躋,羽流醮事早陳齊。彊顏慚作無方禱,繁露何辭一試兮。
  • 晨起

    陸游宋代〕孤夢忽自驚,小窗初送明。珍禽語庭樹,可愛不知名。向者事宦遊,塵土過半生;傳呼束帶出,冬冬尚殘更。山居
    寄龍安照禪師原文_寄龍安照禪師的賞析_古詩文
  • 治平丙午仲冬中澣游釋迦寺登環翠閣

    章峴宋代〕吏局區區得暇難,倚崖高閣暫登攀。群峰半出重林外,小艇橫浮一水間。霜葉信風隨鳥逝,晚雲沉石伴僧閒。夕陽
  • 歷陽書事七十韻

    劉禹錫唐代〕一夕為湖地,千年列郡名。霸王迷路處,亞父所封城。漢置東南尉,梁分肘腋兵。本吳風俗剽,兼楚語音傖。沸井
  • 醉中泛赤壁漫興

    沈升明代〕東山月出白皛皛,有客載酒浮中流。琉璃萬頃際空碧,白露橫江澄素秋。興來扣舷歌,弔古情更傷。英雄不盡意,
  • 六么令

    陳允平宋代〕授衣時節,猶未定寒燠。長空雨收雲霽,湛碧秋容沐。還是鱸肥蟹美,橡栗村村熟。不堪追逐。龍山夢遠,惆悵田
  • 毛道士石田山房

    薛毅夫元代〕數畝依山宅一區,喜存磽确勝膏腴。近因辟穀懷黃石,也復耕煙種白榆。玉氣潤多山水秀,松雲飄盡鶴巢孤。會當
  • 蘇橋雜詠四首·其四

    乾隆清代〕碑亭左側有書齋,點綴軒窗致頗佳。偶爾經過解纜去,費如許為不紓懷。
寄龍安照禪師原文_寄龍安照禪師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