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服九州辨貢賦,三江四海析涯垠

乾隆題傅寅禹貢說斷六韻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傅寅禹貢說斷六韻》

全文:
指南向已題毛晃,說斷茲當屬傅寅。
五服九州辨貢賦,三江四海析涯垠
積年累月而窮究,繼晷㷊膏亦苦辛。
代易時陳因失舊,定訛補闕為完新。
祇台妄以知德先,紛彼奚辭注語頻。
更有諸家難著筆,流沙今越海西濱。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五服

(1).古代王畿外圍,以五百里為一區劃,由近及遠分為侯服、甸服、綏服、要服、荒服,合稱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書·益稷》:“弼成五服,至於五千。” 孔 傳:“五服,侯、甸、綏、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為方五千里。”又 周 稱侯、甸、男、采、衛為五服。見《書·康誥》。

(2).古代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書·皋陶謨》:“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孔 傳:“五服,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吉凶之五服,車旗宮室之禁。” 鄭玄 註:“五服,王及公、卿、大夫、士之服。” 宋 王禹偁 《北狄來朝頌》:“荷旃披毳,安知五服之儀!”

(3).古代以親疏為差等的五種喪服。《禮記·學記》:“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孔 傳:“五服,斬衰至緦麻之親。” 孔穎達 疏:“五服,斬衰也,齊衰也,大功也,小功也,緦麻也。”

(4).謂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自身五代。《官場現形記》第五九回:“ 黃麻子 道:‘同高祖還在五服之內,是親的,不算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七回:“ 雪漁 道:‘ 忠烈公 是五服之內的先伯。’”

九州

(1) 中國的別稱

(2) 日本四主島中最南的島

貢賦

土貢和賦稅。《國語·魯語下》:“今我小侯也,處大國之間,繕貢賦以共從者,猶懼有討。” 唐 杜甫 《有感》詩之三:“ 洛下 舟車入,天中貢賦均。” 明 徐光啟 《擬緩舉三殿及朝門工程疏》:“民樂生則貢賦完而帑藏實,材用備而工役勸。”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序說:“所分的貢也有許多不近情理,譬如 中國 鐵器的使用似乎一直到 周 初才萌芽了的,而在 梁州 的貢賦上便已經有‘鐵’。”

三江

(1).古代各地眾多水道的總稱。《書·禹貢》:“三江既入, 震澤 底定。”《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三江。” 漢 以後有多種解釋。《國語·越語上》 韋昭 注以 吳江 、 錢塘江 、 浦陽江 為三江。《水經注·沔水》引 郭璞 說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為三江。《書·禹貢》 陸德明 釋文引《吳地記》以 松江 、 婁江 、 東江 為三江。《漢書·地理志上》 顏師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為三江。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詩:“ 天台 隔三江,風浪無晨暮。” 元 方回 《聽航船歌》詩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龔自珍 《胡戶部集同人祀漢鄭司農作祀議一篇質戶部戶部屬檃括其指為韻語以諧之》:“《尚書》有今文,隻義餽貧送,四辨餽《堯典》,三江餽《禹貢》。”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楊慎 《嘉州劉介川進士母壽詩》:“三江化作長春酒,戱綵恆斟 愛日亭 。”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內水 沱江 也。”

(3).指 廣東 境內的 西江 、 北江 、 東江 。 清 黃遵憲 《羊城感賦》之二:“手挽三江盡北流,寇氛難洗 越 人羞。”

(4).指 鴨綠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十三:“ 鴨緑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稱三江,其源在 長白山 頂。”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涯垠

邊際。《淮南子·天文訓》:“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 劉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孫 曰:“此當為‘宇宙生元氣,元氣有涯垠’……今本脫去兩‘元’字,‘涯’字又誤為‘漢’。” 宋 蘇軾 《和猶子遲贈孫志舉》:“失身墮浩渺,投老無涯垠。” 清 唐孫華 《閒居寫懷》詩之七:“縱觀古人作,浩然絶涯垠。”

乾隆名句,題傅寅禹貢說斷六韻名句

詩詞推薦

五服九州辨貢賦,三江四海析涯垠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