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水樂洞用蘇軾韻》
全文:
君不見三郎未辨涇與渭,卻厭絲桐淡於水。
又不見興公作賦強出頭,目空一切低九州。
持示榮期高位置,擲地金石聲應流。
都官別開聞思竅,創名水樂俗人笑。
俗人笑博雅人喜,致使東坡契清照。
錢塘春月駐巡轅,煙霞嶺下鳴鈞天。
更道東陽亦有此,相去不過兩郡間。
偶聞謂是招在徵,即景成吟亦堪喜。
歸來跋馬蘇公堤,至今想像知音耳。
參考注釋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跋馬
(1).勒馬使迴轉。《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九年》:“ 建成 、 元吉 至 臨湖殿 ,覺變,即跋馬東歸宮府。” 胡三省 註:“跋馬者,搖駷馬銜,偏促一轡,又以兩足搖鼓馬腹,使之迴走。”
(2).騎馬馳逐。 唐 嚴武 《巴嶺答杜二見憶》詩:“跋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勝悲。” 宋 王安石 《金明池》詩:“跋馬未堪塵滿眼,夕陽偷理釣魚絲。” 宋 韓元吉 《六州歌頭·桃花》詞:“草軟莎平跋馬,垂楊渡,玉勒爭嘶。”
蘇公堤
亦稱“ 蘇堤 ”。亦稱“ 蘇隄 ”。1.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中。 北宋 元祐 年間, 蘇軾 知 杭州 時,疏浚 西湖 ,堆泥築堤,南起 南屏山 ,北接 岳王廟 ,分 西湖 為內外兩湖。其間有橋六座,夾道雜植花柳,有“六橋煙柳”之稱。 明 皇甫涍 《西湖歌寄方思道》:“青山蕩漾春風來, 蘇公堤 邊花正開。”《西湖志·名勝一》:“ 蘇隄 春曉,為十景之首。” 清 趙翼 《西湖晤袁子才喜贈》詩:“ 蘇堤 二月春如水, 杜牧 三生髩有絲。”參閱《宋史·河渠志七》。
(2).在 廣東省 惠州市 西湖 (舊稱 豐湖 )中。 宋 紹聖 年間, 蘇軾 知 惠州 時,買 豐湖 為放生池,並築堤以障水。參閱《嘉慶一統志·惠州·蘇公堤》。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想像
構想
把原子專家們想像成長鬍子的老頭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託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列子·湯問》
(2) 後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的人
(3) 知心朋友
乾隆名句,水樂洞用蘇軾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