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園六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樂善園六韻原文

路便一舟通,教停憩沼宮。

新聲聞蟋蟀,秋色在梧桐。

細雨霏還止,衰荷白間紅。

憑軒欣颯景,開牖受西風。

鑑古心常惕,忘機境亦融。

名園才兩字,萬理蘊無窮。

詩詞問答

問:樂善園六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樂善園六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樂善園六韻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三

參考注釋

聲聞

(1).亦作“ 聲問 ”。音信。《國語·越語上》:“寡君 句踐 乏無所使,使其下臣 種 ,不敢徹聲聞於天王。”《呂氏春秋·贊能》:“ 孫叔敖 、 沉尹莖 相與友, 叔敖 游於 郢 三年,聲問不知,修行不聞。”《漢書·蘇武傳》:“前發 匈奴 時, 胡 婦適產一子 通國 ,有聲問來,願因使者致金帛贖之。”《北史·儒林傳下·劉炫》:“ 炫 與妻子,相去百里,聲聞斷絶。”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謬誤》:“ 丁晉公 之逐,士大夫遠嫌,莫敢與之通聲問。”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四章第一節:“ 唐 北庭 節度使 李元忠 、 安西 四鎮留後 郭昕 率將士守境,與朝廷聲問中斷。”

(2).亦作“ 聲問 ”。名聲。《荀子·大略》:“德至者色澤洽,行盡而聲問遠。”《韓非子·內儲說上》:“子聞寡人之聲聞,亦何如焉?”《三國志·蜀志·許靖傳》“ 南陽 宋仲子 於 荊州 與 蜀郡 太守 王商 書” 裴松之 注引 晉 陳壽 《益州耆舊傳》:“ 商 字 文表 , 廣漢 人,以才學稱,聲問著於州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論師﹞少好學,有才辯,聲聞遐被,法俗歸心。” 宋 沉遼 《真覺開堂》:“自諸祖述作已達者,皆著聲問。” 清 曹寅 《題雲辨上人小照》詩:“行識自來矜色相,聲聞何惜證飛仙。”參見“ 聲聞過情 ”。

梵文意譯。佛家稱聞佛之言教,證四諦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羅漢。《大乘義章》卷十七:“觀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聲聞。”《大乘義章》卷十七:“從佛聲聞而得道者,悉名聲聞。”《敦煌變文集·維摩經押座文》:“五百聲聞皆被訶,住相法空分取證。”

蟋蟀

蟋蟀科的跳躍昆蟲的通稱,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發出唧唧聲而著稱。觸角較身軀為長

秋色

(1) 一種中常橄欖棕色,它比一般橄欖棕色稍暗,且稍稍綠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梧桐

一種落葉喬木,長柄葉呈掌狀分裂,開黃綠色單性花。木材質輕而堅韌,可制樂器等。種子可食,亦可榨油

左右種梧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細雨

小雨。 南朝 梁簡文帝 《和湘東王首夏詩》:“冷風雜細雨,垂雲助麥涼。” 唐 劉長卿 《別嚴士元》詩:“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宋 陸游 《小園》詩:“點點水紋迎細雨,疎疎籬影界斜陽。” 茅盾 《子夜》十九:“現在是濛濛細雨,如煙如霧。”

白間

見“ 白閒 ”。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古心

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 唐 韓愈 《孟生》詩:“ 孟生 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清 魏源 《別陳筠心》詩之一:“安得古心人,高舉出塵壒。”

忘機

指沒有巧詐的心思,與世無爭

陶然忘機

無窮

沒有窮盡;沒有止境

接天蓮葉無窮碧。——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樂亦無窮。——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無窮逸致。——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受享無窮。——清· 黃宗羲《原君》

傳之無窮。

後患無窮

無窮的悔恨

詩詞推薦

樂善園六韻原文_樂善園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