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時王會遍諸方,絕調昇平嗣柏梁

王士禎滇南凱旋歌六首·其六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滇南凱旋歌六首·其六》

全文:
清時王會遍諸方,絕調昇平嗣柏梁
從此漢家新樂府,白狼添詠又三章。

王士禎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清時

清平之時;太平盛世。《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勤宣令德,策名清時。” 張銑 註:“清時,謂清平之時。” 三國 魏 曹操 《清時令》:“今清時,但當盡忠於國,效力王事。” 唐 岑參 《虢中酬陝西甄判官贈》詩:“微才棄散地,拙宦慙清時。”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清時低賃 伯通 廡,殘年高枕 瞿曇 書。”

王會

舊時諸侯、四夷或藩屬朝貢天子的聚會。語本《逸周書·王會》:“ 成周 之會,墠上張赤帟陰羽。” 孔晁 註:“王城既成,大會諸侯四夷也。” 唐 魏徵 《奉和正日臨朝應詔》:“庭實超王會,廣樂盛鈞天。” 宋 黃庭堅 《和答錢穆父詠猩猩毛筆》:“物色看王會,勳勞在 石渠 。” 明 徐孚遠 《在交日久傳語日變》詩:“雖然 周 室非全盛,王會開時 南海 清。” 清 王韜 《變法中》:“雖疆域漸廣,而登王會、列屏藩者,不過東南洋諸島國而已。”

諸方

(1).各地方。《晉書·何劭傳》:“每諸方貢獻,帝輒賜之,而觀其占謝焉。” 南朝 梁元帝 《庾先生承先墓誌》:“諸方未游,佳城已望。”《新唐書·百官志二》:“大朝會,諸方起居,則受其表狀。”

(2).猶諸道。 宋 蘇軾 《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詩:“諸方人人把雷電,不容細看真頭面。”

(3).別的方位;別的地方。《太平廣記》卷二六*四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見聞·韓伸》:“又或雲某方位去吉,即往之,諸方縱人牽之不去。”《景德傳燈錄·池州南泉普願禪師》:“僧辭,問云:‘學人到諸方,有人問和尚近日作么生,未審如何祇對。’”

絕調

(1) 指舉世無雙

絕調佳人

(2) 絕唱

千古絕調

昇平

太平

昇平之世

歌舞昇平

柏梁

(1).指 柏梁台 。《史記·孝武本紀》:“其後則又作 柏梁 、銅柱、承露僊人掌之屬矣。” 南朝 梁 江淹 《倡婦自悲賦》:“去 栢梁 以掩袂,出 桂苑 而斂眉。” 唐 李白 《雙燕離》詩:“ 柏梁 失火去,因入 吳 王宮。” 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見寄》之五:“ 漢 殿千門錦繡開,不堪一夜 柏梁 災。”

(2).借指宮廷。 唐 韋渠牟 《覽外生盧綸詩因以示此》詩:“終期內殿聯詩句,共汝朝天會 柏梁 。”參見“ 柏梁臺 ”。

(3).指《柏梁詩》。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逮至 漢武 ,賦《柏梁》詩而七言之體具。”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 韓子蒼 曰:‘《柏梁》作而詩之體壞;《河梁》作而詩之意乖。’” 清 趙翼 《甌北詩話·七言律》:“自《古詩十九首》以五言傳,《柏梁》以七言傳,於是才士專以五七言為詩。”

(4).泛稱應制詩。 唐 張九齡 《奉和聖制南郊禮畢酺宴》:“飽德君臣醉,連歌奉《柏梁》。”參見“ 柏梁體 ”。

(5).指柏梁體。 金 王偓 《古仙人辭》序:“得古仙人詞於壁間……觀其體則柏梁,事則終始二 漢 ,字畫在 鍾 王 之間。”參見“ 柏梁體 ”。

王士禎名句,滇南凱旋歌六首·其六名句

詩詞推薦

清時王會遍諸方,絕調昇平嗣柏梁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