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再用沈德潛游攝山十二首詩韻仍令沈德潛並錢陳群和之·其二·幽居》
全文:
傘山迥絕塵,幽居幽之最。
然逢濟勝流,何礙蹊成兌。
往者尹與沈,清遨並肩背。
憩息長松下,甘棠擬勿拜。
倡酬因有詩,興托清涼界。
郵箋曾和韻,又逾兩年外。
參考注釋
郵箋
書信。 清 趙翼 《接張廉船書寄答》詩:“江程千里接郵箋,棖觸離懷悵各天。”
和韻
(1).謂文雅而有風度。《南史·王訓傳》:“眉目疎朗,舉動和韻。” 宋 何薳 《春渚紀聞·有道之器》:“ 彥回 風流和韻,施之燕閒,故是佳士。”
(2).指句中音調和諧,句末韻腳相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吟詠滋味,流於字句。氣力窮於和韻。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 范文瀾 註:“異音相從謂之和,指句內雙聲疊韻及平仄之和調;同聲相應謂之韻,指句末所用之韻。”
謂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作詩。 宋 張表臣 《珊瑚鉤詩話》卷一:“前人作詩,未始和韻。自 唐 白樂天 為 杭州 刺史, 元微之 為 浙東 觀察,往來置郵筒倡和,始依韻,而多至千言,少或百數十言,篇章甚富。”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余作詩,雅不喜疊韻,和韻,及用古人韻。” 清 梅曾亮 《<柏梘山房詩集>自序》:“疊韻之巧,盛於 蘇 黃 ;和韻之風,流於 元 白 。”
兩年
一年是365天,兩年就是730天。乾隆名句,再用沈德潛游攝山十二首詩韻仍令沈德潛並錢陳群和之·其二·幽居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