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目送行

作者:釋元肇 朝代:宋代

和天目送行原文

握手下層翠,秋聲動泬寥。

葉寒山徑響,雨積水程遙。

古甸分煙樹,孤城帶晚潮。

懷人在空谷,誼不就旌招。

詩詞問答

問:和天目送行的作者是誰?答:釋元肇
問:和天目送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和天目送行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釋元肇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元肇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蕭韻

參考注釋

握手

通常用於會見或告別時,兩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後兩手上下輕輕搖動,以表示友誼、熱情、良好祝願,或慰問,或僅系一種禮節

下層

較低的一層;特指森林生長不達到林冠的一層

秋聲

指秋天裡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蟲鳥聲等。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唐 劉禹錫 《登清暉樓》詩:“ 潯陽江 色潮添滿, 彭蠡 秋聲雁送來。” 明 吳甡 《雜興》詩:“空林何歷歷,落葉盡秋聲。”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龍泉寺 邊的深林叢樹時時送出秋聲,一陣一陣蕭蕭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離別。”

泬寥

亦作“ 泬漻 ”。1.清朗空曠貌。《楚辭·九辯》:“泬寥兮天高而氣清。” 王逸 註:“泬寥,曠盪空虛也。或曰,泬寥猶蕭條。蕭條,無雲貌。” 明 劉基 《獨冷先生傳》:“風蕭蕭兮吹我衣,高寥泬漻兮逝將安歸。”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五》:“聖人之瞰天下,猶空谷之於萬物也,泬寥之氣滿乎中而鞺鞳之聲應乎外。”

(2).指晴朗的天空。 南朝 梁 江淹 《學梁王兔園賦》:“仰望泬寥兮數千尺。” 清 錢謙益 《後觀棋絕句》:“寂寞枯枰響泬漻, 秦淮 秋老咽寒潮。”

(3).形容心情寂寞孤獨。 唐 陸龜蒙 皮日休 《寒夜聯句》:“我思方泬寥,君詞復淒切。” 前蜀 韋莊 《撫盈歌》:“鑾輿去兮蕭屑,七絲斷兮泬寥。”

山徑

山中小道

山徑幽幽

水程

(1).水路。 唐 盧綸 《送何召下第後歸蜀》詩:“水程通海貨,地利雜 吳 風。” 明 袁宏道 《別無念》詩之五:“陸程 華容 道,水程 京口 驛。”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出 鈔關 馬頭登舟,四里 文峯寺 ,四里 九龍橋 ,八里 高旻寺 行宮,計十六里。此水程第二站也。”

(2).水路的里程。 唐 杜甫 《宿青草湖》詩:“宿槳依農事,郵籤報水程。”《元史·世祖紀二》:“戊辰,命選善水者一人,沿 黃河 計水程達 東勝 可通漕運,馳驛以聞。”

分煙

分灶為炊。《藝文類聚》卷八十引《魯連子》:“灶五突,分煙者眾也。”

孤城

(1).孤立無援的城。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然 即墨 大夫以孤城獨守,六年不下。” 晉 潘岳 《馬汧督誄》:“ 敦 固守孤城,獨當羣寇,以少御眾,載離寒暑。”《舊唐書·忠義傳下·張巡》:“城將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強寇,保守孤城。臣雖為鬼,誓與賊為厲,以答明恩。’” 明 湯顯祖 《牡丹亭·折寇》:“嘆孤城此日,危如卵纍。” 茅盾 《子夜》十四:“打仗的事神妙不可測;有時一道防線,一個孤城能支持半年六個月。”

(2).邊遠的孤立城寨或城鎮。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四:“ 青海 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 玉門關 。” 唐 王之渙 《涼州詞》之一:“ 黃河 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宋 陸游 《過廣陵吊張才叔諫議》詩:“春風疋馬過孤城,欲弔先賢淚已傾。” 毛 * 《臨江仙》詞:“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捲孤城。”

懷人

(1).思念遠行的人。《詩·周南·卷耳》:“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慕士情未忘,懷人首徒搔。”

(2).指思念家鄉的人。 明 楊慎 《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賦得蜀江》:“別後懷人更懷土,煩君時一到滄洲。”

(3).所懷念的人。 晉 陶潛 《悲從弟仲德》詩:“借問為誰悲?懷人在九冥。”

空谷

空曠幽深的山谷。多指賢者隱居的地方。《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 孔穎達 疏:“賢者隱居,必當潛處山谷。”《晉書·龔玄之傳》:“夫哲王御世,必搜揚幽隱。故空谷流縶維之詠,丘園旅束帛之觀。” 宋 蘇軾 《謫居三適·夜臥濯足》詩:“今我逃空谷,孤城嘯鵂鶹。” 鄭澤 《佩忍初來長沙游麓山即席奉贈》詩:“幽蘭散芬芳,搴為空谷酬。”

不就

(1).不能完成。《史記·禮書》:“今上即位,招致儒術之士,令共定儀,十餘年不就。” 宋 曾鞏 《<陳書>目錄序》:“ 思廉 遂受詔為《陳書》,久之猶不就。”

(2).不就職,謂不接受任命。《後漢書·仲長統傳》:“每州郡命召,輒稱疾不就。” 宋 曾鞏 《徐幹<中論>目錄序》:“《先賢行狀》亦稱 乾 篤行體道,不耽世業, 魏太祖 特旌命之,辭疾不就。”

旌招

以旌招之。謂徵召賢士。語本《孟子·萬章下》:“敢問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 晉 潘岳 《為賈謐作贈陸機》詩:“爰應旌招,撫翼宰庭。” 南朝 陳 周弘讓 《與徐陵薦方圓書》:“ 圓 若蒙此旌招,未必不鑿坯而遯於廊廟之用。”

詩詞推薦

  • 贈王若霖二首·其一

    朱同明代〕且酌樽中酒,重逢未有期。歙南看月夜,江右望雲時。路逐溪聲轉,山隨行處移。明朝登嶺後,回首倍相思。
  • 擬古

    石寶明代〕秋夜何迢迢,蟋蟀鳴陰壁。蟾升林薄見,露下庭宇闃。螢火寒依人,羸駒倦嘶櫪。開襟納虛明,萬事謝忻戚。
  • 寓壺源僧舍三絕

    吳儆宋代〕歸來閉戶還高枕,窗隙微通月影斜。風急忽驚烏鵲起,空階蔌蔌墮松花。
  • 次韻劉彥英教授春日同宴吳元正宅

    陳鎰元代〕林下詩翁偶出來,憑高一望壯懷開。山川如故人應老,城郭都非鶴自回。遠樹拂雲明似畫,長溪過雨綠於醅。喜逢
  • 巾山

    薛師石宋代〕兩峰爭起入雲層,半屬虛空半屬僧。斜日滿山人到少,任蕃去後我來登。
    和天目送行原文_和天目送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店壁

    董風子宋代〕太乙元君遇虎龍,沉沉三洞鎖青風。自從九九朋分了,白髮黃金黑變紅。
  • 桃夭

    佚名先秦〕 * ,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 ,其葉蓁蓁。
  • 石衙亭

    乾隆清代〕玉泉南北兩峰高,其實北甫及南半。然而石棧峭於南,攀陟輿人已揮汗。小亭正在山之腰,適可憩息聊伴奐。排衙
  • 送陳忠玉兼寄尹夢得黃仲通並寄季通侄五首

    張嵲宋代〕南川解袂十年余,環堵蕭然頗自娛。生計荒余莫深恨,歸來猶得在枌榆。
  • 昭君冢

    蔣吉唐代〕曾為漢帝眼中人,今作狂胡陌上塵。身死不知多少載,冢花猶帶洛陽春。
    和天目送行原文_和天目送行的賞析_古詩文
  • 納翠軒口號

    乾隆清代〕軒外楊枝才染黃,評量名實未相當。顯諸仁本藏諸用,繹義原符納者藏。
  • 歸耕亭二首

    楊承祖宋代〕乘興登臨弗杖藤,絕巔未已覺身輕。新開竹徑從風入,小坐松岡待月生。江上數峰攢壁立,林間一閣礙雲行。憑欄
  • 水龍吟

    葉夢得宋代〕舵樓橫笛孤吹,暮雲散盡天如水。人間底事,忽驚飛墮,冰壺千里。玉樹風清,漫披遙卷,與空無際。料嫦娥此夜
    和天目送行原文_和天目送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勉吟者

    宋伯仁宋代〕詩不窮人窮乃工,蹇驢宜立灞橋風。安排兩個推敲字,豈在梨花院落中。
    和天目送行原文_和天目送行的賞析_古詩文
  • 舟中作偈

    釋楚圓宋代〕長江行不盡,帝里到何時。既得涼風便,休將艣棹施。
  • 清河道中

    乾隆清代〕始發清河道,將為塞上行。看山青覺近,問路景如迎。風爽催征轡,雲光獵綵旌。所思明舊制,豈為騁游情。
  • 鴉路溪行,呈陸中丞

    孟郊唐代〕鴉路不可越,三十六渡溪。有物飲碧水,高林掛青蜺。歷覽道更險,驅使跡頻暌。視聽易常主,心魂互相迷。浪石
  • 立冬夜舟中作

    范成大宋代〕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増。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 釋懷祥宋代〕南山高,北出低,日出東方夜落西。白牛上樹覓不得,鳥雞入水大家知。
    和天目送行原文_和天目送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悼古

    陳襄宋代〕碧城樓角重凝眸,迤邐平原接古丘。七國戰爭人不見,六朝興廢水長流。遠煙芳草年年事,明月清天夜夜愁。范蠡
    和天目送行原文_和天目送行的賞析_古詩文
和天目送行原文_和天目送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