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器之喜談禪縱橫迅辯嘗摧衲子叢林苦之有詩見贈次其韻》
全文:
彭侯慣法戰,機鋒吸西江。
衲子畏面目,望見投矛鏦。
叢林真一害,斯人喧此邦。
我雖耐矢石,貌抗心已降。
霜鍾但摩挲,豈敢施微撞。
時來奮棘髯,劇談對閒窗。
初見搖心樹,久則摧幔幢。
遂使澆薄態,琢磨成敦厖。
吾志荷大*法,君欲插手扛。
從來內外護,劉遠名亦雙。
斯道久破碎,百孔而千瘡。
要當共補綴,追配能與龐。
參考注釋
衲子
僧人。 宋 黃庭堅 《送密老住五峰》詩:“水邊林下逢衲子,南北東西古道場。” 明 湯顯祖 《南柯記·禪請》:“不去罷。我看衲子們談經説誦的,不在話下。” 清 沉復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衲子請觀萬年缸,缸在香積廚,形甚巨,以竹引泉灌其內,聽其滿溢,年久結苔厚尺許。”
面目
(1) 相貌
面目可憎
(2) 事物的外表、形態;面貌
還其本來面目
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忠烈之面目
(3) 比喻事物所呈現的景象
顯出廬山真面目
(4) 指面子、臉面
愧無面目見人
何面目以歸漢。——《漢書·李廣蘇建傳》
何面目見吾邑義士。——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望見
(1).猶謁見。《戰國策·趙策四》:“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故願望見太后。”
(2).從高處、遠處看到。《左傳·定公三年》:“ 邾子 在門臺,臨廷。閽以缾水沃廷。 邾子 望見之,怒。”《史記·淮陰侯列傳》:“ 信 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陣, 趙 軍望見而大笑。” 唐 顧況 《臨海所居》詩之二:“此去 臨溪 不是遙,樓中望見 赤城 標。”《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 孟沂 ﹞步行回去,偶然一個去處,望見桃花盛開。”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翻過山頂,望見新郎的家了。”
釋德洪名句,器之喜談禪縱橫迅辯嘗摧衲子叢林苦之有詩見贈次其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