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呂陶的《和運判孫聖微游大慈》
全文:
西州都會坤之維,地產禮羨人熙熙。
朝庭念遠勤撫養,欲壯心腹強四肢。
精求守臣擇使者,故有賢業堪依毗。
導宣德澤廣流派,講舉政教先本基。
不容蠹弊長芽櫱,直欲赤子皆充肥。
泰然一道遂無事,犴獄衰止文符希。
燕閒何以度歲月,憑仗文酒相追隨。
過從僧舍盡幽邃,閱遍畫手多神奇。
因嗟唐人值喪亂,奔走至此常懷歸。
韜藏絕藝郁不發,壁間一掃窮精微。
試登高閣凝望久,欲將遠眼窮天涯。
山扃水繞氣象好,雲晴日暖光陰移。
信哉浮生巨河上,鼎勢會以一足支。
方今文軌慶混合,帝力何有民何知。
長廊廣屢數百載,留得風景資游嬉。
清樽豈特具酬獻,高論不廢評是非。
宦遊此會亦難得,投筆一笑毫無疑。
又為歌詩載盛事,更唱迭和猶塤篪。
鄙夫幸爾陪雅集,懷抱芬馥蘭與芝。
天閽九重勞夢想,回首鄉國空遲遲。
參考注釋
泰然
安然;不以為意
一道
一起
無事
(1).沒有變故。多指沒有戰事、災異等。《禮記·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鄭玄 註:“事謂征伐。”《史記·平準書》:“ 漢 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邊境去矢石之憂,天下無事,百姓和樂。” 明 陳子龍 《議財用》:“若雲多事,則自古亦無無事之國也。”
(2).指無為。道家主張順乎自然,無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記·蘇秦列傳》:“竊為君計者,莫若安民無事,且無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問 《李道人崧陽歸隱圖》詩:“道人本無事,何苦塵中為?”
(3).無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無事而食,不可也。”《史記·張儀列傳》:“ 陳軫 曰:‘公何好飲?’ 犀首 曰:‘無事也。’”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三:“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願。” 宋 辛棄疾 《醜奴兒近·博山道中》詞:“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4).無須;沒有必要。《後漢書·臧洪傳》:“ 洪 於大義,不得不死;念諸君無事空與此禍,可先城未破,將妻子出。” 明 劉基 《題枯木圖》詩:“白髮死枕席,無事傷其躬。” 清 納蘭性德 《夢江南》詞:“ 江 南好,何處異京華?香散翠簾多在水,緑殘紅葉勝於花,無事避風沙。”
(5).無端;沒有緣故。《北齊書·神武帝紀下》:“今若無事背王,規相攻討,則使身及子孫,還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楊柳歌》:“定是 懷王 作計悞,無事翻覆用 張儀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詩:“威名功業吾何有?無事飄飄犯百蠻。”
犴獄
(1).牢獄。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犴獄之不知避兮,宮庭之不處。” 宋 蘇轍 《北京謝韓丞相啟》之一:“而況旱氣方退,流民未還,盜賊縱橫,犴獄填委,是健吏厲精竭力而不足之日,非庸人偷安自便而能辦之時。”《明史·刑法志三》:“朝列清班,暮幽犴獄,剛心壯氣,銷折殆盡。”
(2).指冤獄。 清 劉大櫆 《姚南青五十壽序》:“ 石農先生 ,其曾王父官大司寇,於犴獄多所平反,積陰德於天下。”
衰止
衰減而止息。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五》:“ 謝康樂 父不慧,而 靈運 好臧否人,一日同 宣遠 登車,盛欲揚摧, 宣遠 潸然曰:‘秘書蚤世,外議亦互有異同。’ 靈運 論遂衰止。” 明 沉德符 《野獲編·佞倖·士人無賴》:“縉紳輩反恬然不以為恥,真可駭也。近日此風似少衰止。”《明史·劉大夏傳》:“ 大夏 為清吏治,捐供億,禁內外鎮守官私役軍士,盜賊為之衰止。”
文符
猶文書。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若乃經國文符,應資博古,撰德駁奏,宜窮往烈。”《南史·齊紀上·武帝》:“文符督切,擾亂在所,至是除盪,百姓悅焉。” 宋 蘇軾 《論積欠六事並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文符日至其門,鞭笞日加其身。”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四》:“ 周 定州 刺史 孫彥高 ,被 突厥 圍城,不敢出廳,文符須徵發者,於小牕接入。”
呂陶名句,和運判孫聖微游大慈名句
名句推薦
脫身到泉石,釣具一篷舟
趙士宇《游虎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