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即事原文

畿輔二麥倍常收,一律秦晉豫齊州。

南省亦復雨時若,方期額慶逢登秋。

較量早晚便如意,自幸今年勝往歲。

如何夏杪更望霖,入秋轉覺炎蒸繼。

近聞待澤逮淮揚,晚田戽水農夫傷。

五日之期又逾再,真教一刻千金償。

瞻雲卜度心增憫,調幕多慚德不敏。

盛滿戒吾亦何辭,饑饉切民其奚忍。

詩詞問答

問:即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五

參考注釋

畿輔

國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區

畿輔某官某妻。——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二麥

大麥、小麥。《宋書·武帝紀》:“今二麥未晚,甘澤頻降,可下東境郡,勤課墾殖。”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園雜興》詩之三:“二麥俱秋斗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 清 鈕琇 《觚賸·廣東月令》:“﹝正月,﹞二麥黃。”

倍常

(1).八尺為尋,倍尋為常,倍常為三丈二尺。 唐 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由屏南室中入 * ,倍常而上,始黑,已而大明,為上室。”

(2).大不同於一般。 唐 馮贄 《雲仙雜記》卷五:“ 李初直 遇與人相知,則曰:‘棠棣之好,何以過此。’喜慶倍常。”《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夫妻二人歡喜倍常。”

一律

(1) 同一音律

異音者不可聽以一律

(2) 一個樣子;沒有例外

秦晉

原指春秋時秦、晉兩國世通婚姻,後泛稱任何兩姓之聯姻。亦指雙方和睦相處

永結秦晉之好

齊州

猶中州。古時指中國。《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戴日為 丹穴 。” 郭璞 註:“岠,去也;齊,中也。” 邢昺 疏:“中州,猶言中國也。”《列子·湯問》:“ 湯 又問曰:‘四海之外奚有?’ 革 曰:‘猶齊州也。’” 張湛 註:“齊,中也。” 唐 李賀 《夢天》詩:“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南省

(1).尚書省的別稱。 唐 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大內之南,而尚書省更在中書、門下二省之南,故稱南省。 唐 韓愈 《論孫戣致仕狀》:“右臣與 孔戣 ,同在南省為官,數得相見。”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六:“ 唐 人本以尚書省在 大明宮 之南,故謂之南省。”

(2).特指隸屬尚書省的禮部。《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今春南省試官,正是 楊貴妃 兄 楊國忠 太師。”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宮室·官廨》:“《事文類聚》:禮部稱‘南省’,又曰‘禮闈’,又曰‘容臺’,又曰‘春臺’。”

(3).指南方。 唐 歐陽詹 《將歸賦》:“南省之蘭,東山之薇,一芳一菲,何是何非?”《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還説他老如今不到南省去了。”

亦復

(1).也。表示同樣。《後漢書·霍諝傳》:“至於趨利避害,畏死樂生,亦復均也。”《世說新語·言語》“ 德操 曰”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如君所言,亦復佳。”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半途而廢者居多,差釐毫而謬千里者,亦復不少也。” 茅盾 《子夜》七:“弱者終不免被吞併,企業界中亦復如此。”

(2).又。《世說新語·德行》“我何顏謝 桓公 ”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一門之內,有忠與孝,亦復何恨!”

時若

四時和順。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賀雨表》:“臣聞聖明在上,刑政葉中,則天地氣和,風雨時若。” 宋 蘇軾 《春祈諸廟祝文》:“願疾沴之不興,庶風雨之時若。”

額慶

見“ 額手稱慶 ”。

登秋

(1).秋收。 三國 魏 曹植 《喜雨》詩:“嘉種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南朝 齊 謝朓 《賽敬亭山廟喜雨》詩:“登秋雖未獻,望歲佇年祥。”

(2).入秋,進入秋涼。 唐 孟浩然 《他鄉七夕》詩:“緒風初減熱,新月始登秋。”

較量

通過比賽或打仗等方式分出雙方高低上下

較量功夫

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練氣功

(2) 時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這早晚多半已經到家了

(3) 〈方〉∶泛指將來某個時候

你早晚進城來,到我們這裡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如意

(1) 符合心意

萬事如意

稱心如意

(2) 一種象徵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骨等製作,頭靈芝形或雲形,柄微曲,供指劃用或玩賞

我這裡已經辦的差不多了,只差一個如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今年

指現在的這一年

往歲

往年

往歲多至。——清· 方苞《獄中雜記》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炎蒸

亦作“ 炎烝 ”。1.暑熱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應令》:“五月炎烝氣,三時刻漏長。” 唐 杜甫 《熱》詩之三:“歘翕炎蒸景,飄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詞:“當是時, 河朔 飛觴,避炎蒸,想風流堪繼。” 清 吳偉業 《雁門尚書行》:“六月炎蒸驅萬馬,二 崤 風雨斷千山。”

(2).指炎熱地區。 明 吳承恩 《贈馮南淮比部謫茂名》詩:“昨日尚書郎,今日投炎蒸。”

近聞

最近若干年來的逸聞逸事

晚田

指秋季作物。《醒世姻緣傳》第二七回:“此後便就一點雨也不下,直旱到六月二十以後方才下了雨,哄得人都種上了晚田。”

戽水

汲水灌田。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園雜興》詩之六:“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壠翻江逆上溝。” 宋 陸游 《村舍》詩之四:“山高正對燒畬火,溪近時聞戽水聲。”《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挖了水道,雇上四個長工戽水,也夠使的了。” 茅盾 《大旱》:“這位住在都市的詩人,一面描寫夜的都市裡少爺小姐的跳舞忙,一面描寫鄉下人怎樣沒晝沒夜的戽水。”

農夫

1.指務農的人。 2.特指從事農業勞動的男子。 3.古代田官名。

五日

(1).指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唐 馮贄 《雲仙雜記·靈運須》:“ 中宗 時, 安樂公主 五日鬥百草。” 宋 姜夔 《訴衷情·端午宿合路》詞:“石榴一樹浸溪紅,零落小橋東。五日淒涼心事,山雨打船篷。”

(2).謂任職不會長久。即將去職。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懷》詩:“兩衙決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問誰?”參見“ 五日京兆 ”。

真教

(1).指佛教,佛法。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融覺寺》:“雖石室之寫金言, 草堂 之傳真教,不能過也。”《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花經變文》:“至心啟告十萬尊,誰解宣揚微妙法,若能為我談真教,身為奴僕不為難。”

(2).指純真的教化。 明 劉元卿 《賢奕編·警喻》:“彼其所以章軌真教,敦典崇禮,敷政明刑,其術萬方,無非使人同歸於善而已。”

一刻千金

短暫的時間價值千金。比喻時間極其寶貴。 宋 蘇軾 《春夜》詩:“春宵一刻直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元 盧摯 《蟾宮曲·正月十四日嵇秋山生日》:“一刻千金,最是燈宵。”《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再逢著今日這美景良辰,真是一刻千金。” 茅盾 《子夜》十:“他連鼻煙也不嗅了,看一看鐘,六點還差十多分,他不能延誤一刻千金的光陰。”

卜度

推測;臆斷。 明 袁宏道 《嘉祥縣誌序》:“而舅氏極論縱談,不翅千言,似數家藏,無事卜度。” 清 龔自珍 《法性即佛性記》:“於無相中,而發互相,即立即破,無前無後,不容商量,不受脣吻,不墮卜度。”

慚德

亦作“慙德”。因言行有缺失而內愧於心。《書·仲虺之誥》:“ 成湯 放 桀 於 南巢 ,惟有慙德,曰:‘予恐來世以台為口實。’”《後漢書·郭太傳》:“﹝ 蔡邕 ﹞謂 涿郡 盧植 曰:‘吾為碑銘多矣,皆有慙德,唯 郭有道 無愧色耳。’” 唐 李白 《與賈少公書》:“方之二子,實有慚德,徒塵忝幕府,終無能為。” 章炳麟 《中華民國解》:“其素性貪饕,以苞萱為應有,慙德在躬,即無以廉問羣吏。”

不敏

不聰明,不明事理

我雖不敏,請嘗試之。——《孟子·梁惠王上》

盛滿

(1).富足,殷實。《管子·形勢解》:“地大國富,民眾兵強,此盛滿之國也。”

(2).驕傲自滿。《新唐書·楊收傳》:“既益貴,稍自盛滿,為夸侈,門吏童客倚為姦。”

(3).滿盈;盛極。《漢書·楚元王劉交傳》:“妻死,大將軍 光 欲以女妻之, 德 不敢取,畏盛滿也。” 晉 葛洪 《抱朴子·知止》:“抱盈居沖者,必全之筭也;宴安盛滿者,難保之危也。” 清 姚鼐 《為香茝兄題<秋梅圖>》詩:“梅花如幽士,盛滿每不居。”

亦何

何其;多么。 晉 葛洪 《神仙傳·陰長生》:“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 唐 杜甫 《鹿頭山》詩:“斯人亦何幸,公鎮踰歲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趙子固孟堅》:“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饑饉

災荒;荒年。五穀收成不好叫“飢”。蔬菜和野菜吃不上叫“饉”

因之以饑饉。——《論語·先進》

詩詞推薦

即事原文_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