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新的《楊村四十韻》
全文:
欻行西山隈,茄荻風颼颼。
陰岩有積雪,竟日無行輈,灘聲下層檐,寫出千古愁。
斷墟燈火光,慘月神鬼謳。
巘岑泣哀猿,短篠驅歸牛。
頑雲籠遠嶠,退水拓新州。
蟾膚累石拳,龍影臥松樛。
顧惟衰病姿,畏作魑魅儔。
若有負郭田,肯抱窮年羞。
昔懷截犀堅,今成繞指柔。
況復僻陋地,可是英俊游。
山祠鍾送夜,水國笛橫秋。
薄霧晨欺鬢,斜陽獨倚樓。
眸寒碧冥鴻,葉小沙際舟。
漁師獵魚去,數獲惟芒鯫。
射生持虎歸,熟視俱老彪。
時世賤兩目,東家如寇讎。
長沙卑濕國,洛陽年少留。
太白竄夜郎,退之謫潮州。
才大難為庸,不死即長囚。
官職雖差池,志意相夷侔。
自匪遷逐客,而有遷逐憂。
田塍古太人,來為寒士謀。
胡為近長安,遠士終悠悠。
回語古丈人,兩淚不能收。
從古長安兒,俠氯侵雲浮。
十九白如瓠,危帽鉗輕褠。
奚奴扶寶帶,雜遝驂驊騮。
飲徹金張家,醉留驌驦裘。
又恐銀瓶欹,指撝營糟丘。
出閣訊花童。
如何為麥麰。
已不願學孔,何時當夢周。
杏韉照金龜,粉葉夸銀鉤。
緩急乘一障,夜亡狄山頭。
掃清玉門塵,澄澈黃河流。
如彼行道人,頗有挾此籌。
咀嚼蘭蘅芳。
蕪蘼梗其喉。
夜光有先容,白日無暗投。
足錢便得已,誰卜公與侯。
歸來揮囊金,飽窮泉石幽。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金龜
(1).黃金鑄的龜紐官印。 漢 代皇太子、列侯、丞相、大將軍等所用。見《漢官儀》卷下、《漢舊儀補遺》卷上。後泛指高官之印。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金龜紫綬,以彰勛則。” 唐 盧照鄰 《失群雁》詩:“金龜全寫 中牟 印,玉鵠當變 萊蕪 釜。” 元 薩都剌 《再贈李溉之學士》詩:“笑擲金龜上酒船,不須圖像在 凌煙 。” 唐 權德輿 《奉送孔十兄賓客承恩致政歸東都舊居》詩:“角巾華髮忽自遂,命服金龜君更與。” 明 沉鯨 《雙珠記·西市認母》:“珮玎咚,腰掛金龜,近天顏,談道經幃。”
(2). 唐 代官員的一種佩飾。 唐 初,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袋。 武后 天授 元年,改內外官佩魚為佩龜。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 中宗 初罷龜袋,復佩魚。
(3).指所佩雜玩之物。 唐 李白 《對酒憶賀監》詩序:“太子賓客 賀公 ,於 長安 紫極宮 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 王琦 註:“金龜蓋是所佩雜玩之類,非 武后 朝內外官所佩之金龜。” 明 何景明 《過寺中飲贈張元德侍御》詩:“腰下金龜在,明朝付酒壚。” 明 徐渭 《賀知章乞鑑湖一曲圖》詩:“幸有雙眸如 鏡水 ,一逢 李白 解金龜。”
銀鉤
亦作“ 銀鉤 ”。 1.銀質或銀色的鉤子。《晉書·索靖傳》:“蓋草書之為狀也,婉若銀鉤,飄若驚鸞。” 南朝 梁 劉孝威 《釣竿篇》:“金轄茱萸網,銀鉤翡翠竿。” 唐 駱賓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俠客珠彈垂楊道,倡婦銀鉤採桑路。”《宋史·樂志十五》:“翠簾人靜月光浮,但半捲銀鉤。”
(2).一種銀質的婦女飾物。 唐 徐堅 《棹歌行》:“櫂女飾銀鉤,新妝下翠樓。”
(3).比喻遒媚剛勁的書法。 唐 杜甫 《陳拾遺故宅》詩:“到今素壁滑,灑翰銀鉤連。” 元 張遜 《水調歌頭·宴顧仲瑛金粟影亭賦桂》詞:“把鸞箋,裁繡句,寫銀鉤。” 清 蔣士銓 《臨川夢·想夢》:“他一不合銀鉤寫,錦字松煙。”
(4).比喻彎月。 宋 李彌遜 《游梅坡席上雜酬》之二:“竹籬茅屋傾樽酒,坐看銀鉤上晚川。”
李新名句,楊村四十韻名句
名句推薦
吾學如上壁,君學如捕風
馬一浮《晚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