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流謙的《七月十七日游浮山值夜未快所觀急歸作詩》
全文:
田疇渺渺平一望,側嶺橫峰環四向。
那知中有此巉岩,倚天削鐵三千丈。
坤靈湧出薦地寶,方嶠飛來憩靈仗。
我來暑濕未解圍,薄日烘烘雲盎盎。
投鞭濯手趨深殿,稽首虛皇注遐想。
黃昏食罷亟就枕,殷地鼻雷翻疊幛。
夜深風雨來萬騎,勢欲拔山投莽蒼。
明朝幽徑一丈泥,淺猶沒屨深沒杖。
仙遊咫尺邈霄漢,但倚危欄嘿惆悵。
琳宮危絕何由上,秘洞幽深倦探訪。
獨尋荒碣考歲月,更覓遺民問疇曩。
雲舄朝飛溪漲深,玄猿夜答空山響。
過門初欲快雄嚼,染指誰能當大饗。
會求靈藥插羽翮,未分風帆隔昆閬。
詩作監盟神所臨,後約有期吾敢爽。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田疇
(1).泛指田地。《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 孫希旦 集解引 吳澄 曰:“田疇,謂耕熟而其田有疆界者。” 漢 賈誼 《新書·銅布》:“銅布於下,採銅者棄其田疇,家鑄者損其農事,穀不為則鄰於飢。” 宋 范仲淹 《稼穡惟寶賦》:“田疇播殖之時,豈慙種玉。”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園後為籬柵,有門在正中偏右,園外一片田疇。”
(2).指封地。《韓詩外傳》卷三:“頒其爵列、等級、田疇,以賞羣臣。” 唐 元稹 《陽城驛》詩:“我實 唐 士庶,食 唐 之田疇。”
(3).指農業。《南齊書·州郡志上》:“ 鬱州 在海中,周迴數百里,島出白鹿土,有田疇魚鹽之利。”
(4).田官。《文子·自然》:“昔 堯 之治天下也, 舜 為司徒, 契 為司馬, 禹 為司空, 后稷 為田疇, 奚仲 為工師。”
渺渺
形容悠遠;久遠
雲海渺渺無際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詩:“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捨。”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蓼岸風多橘柚香, 江 邊一望 楚 天長。”《西遊記》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並無客旅。”《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隔牆一望,裡面塔影沖霄,松聲滿耳,香菸冷落,殿宇荒涼。”
(2).指目力所及的距離。亦泛指較近的距離。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一折:“則見貝闕蓬壺一望中。”《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為緊要。”《西遊記》第九三回:“我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衛國 。”
四向
見“ 四向 ”。
(1).向著四面;四出。《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 自度不得脫……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嚮。 漢 軍圍之數重。”《南齊書·孔稚珪傳》:“吉日於靜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沱。”《新唐書·韓愈傳》:“執兵之卒,四向侵掠。”
(2).四周;四方。《北史·牛弘傳》:“堂高三尺,以應三統;四向五色,各象其行。” 唐 孟郊 《北郭貧居》詩:“三年失意歸,四向相識疏。” 宋 范仲淹 《知郡職方》:“有饑民自四向鄉下萃來。”
(3).佛教謂須陀洹(預流)向、斯陀含(一來)向、阿那含(不還)向、阿羅漢(無生)向為“四向”。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為小乘四果,向其果位進修,故謂之“向”。 南朝 梁 王僧孺 《懺悔禮佛文》:“四向四果,八賢八聖。”
李流謙名句,七月十七日游浮山值夜未快所觀急歸作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