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涼登玉山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乘涼登玉山原文

乘涼登玉山,煙磴陟孱顏。

數息方言到,今朝偶得閒。

最高風益峭,望遠目無慳。

指日秋巡路,北峰一帶間。

詩詞問答

問:乘涼登玉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乘涼登玉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乘涼登玉山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刪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十七

參考注釋

乘涼

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

玉山

中國台灣島山脈。北起三貂角,南接屏東平原,長約300公里。主峰玉山位於北回歸線以北2.3公里,海拔3950米,不僅為台灣最高山峰,也為中國東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藥用和化工用植物資源豐富

煙磴

亦作“煙磴”。雲霧中的石級。 唐 王勃 《長柳》詩:“晨征犯煙磴,夕憩在雲關。” 唐 杜牧 《朱坡絕句》之三:“自笑卷懷頭角縮,歸盤煙磴恰如蝸。” 唐 林滋 《宴韋侍御新亭》詩:“煙磴披青靄,風筵藉紫苔。”

孱顏

(1).參差不齊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顏。” 顏師古 註:“孱顏,不齊也。” 宋 王安石 《次韻曾子翊赴舒州官見詒之詩》:“一水碧羅裁繚繞,萬峯蒼玉刻孱顏。” 清 錢謙益 《過清流關和尹員外》:“我來弔古 清流關 ,升關四望山孱顏。”

(2).斑駁陸離貌。 宋 司馬光 《和張文裕初寒》之四:“晴空煙澹泊,返照雪孱顏。” 龐樹松 《檗子書來約游》詩:“ 南屏 依舊碧孱顏,先烈祠堂草棘間。”

(3).險峻、高聳貌。 唐 李商隱 《荊山》詩:“壓河連華勢孱顏,鳥沒雲歸一望間。” 明 高啟 《同謝國史游鐘山逢鐵冠先生》詩:“日日城中望 鐘山 ,孤塔縹緲峯孱顏。” 清 錢謙益 《畫士張季輓詞》:“俠骨千年埋傲兀,孤墳三尺起孱顏。” 清 顧炎武 《攝山》詩:“徵君舊宅此山中,山館孱顏往蹟空。”

(4).指高峻的山嶺。 唐 李紳 《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詩:“ 周王 止化惟 荊蠻 , 漢武 鑿遠通孱顏。” 宋 蘇軾 《峽山寺》詩:“天開清遠峽,地轉凝碧灣。我行無遲速,攝衣步孱顏。” 清 王策 《浣溪沙·玉山道中》詞:“野堠斜明遠樹間,幾家邨屋嵌孱顏。”

數息

靜修方法之一。數鼻息的出入,使心恬靜專一。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安得掩翳聰明,歷藏數息,長齋久潔,躬親爐火,夙興夜寐,以飛八石哉?”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林寺》:“浄行之僧,繩坐其內,飱風服道,結跏數息。” 隋 江總 《攝山棲霞寺山房夜坐》詩:“梵宇調心易,禪庭數息難。”

方言

一種語言中跟標準語有區別,主要用在口語上或口頭上的地區性或區域性的語言變體

今朝

(1) 今天

(2) 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遠目

(1).遠望。 唐 羊士諤 《書樓懷古》詩:“遠目窮 巴 漢 ,閒情閲古今。” 宋 張先 《憶秦娥》詞:“情不足,西北有樓窮遠目。” 明 李東陽 《放船》詩:“清暉散宿靄,遠目增春明。”

(2).遠大的眼光。 宋 黃休復 《茅亭客話·哀亡友辭》:“炳舊史之遠目兮,飫六經之正味。”

指日

猶不日。謂為期不遠。 三國 魏 曹植 《應詔》詩:“弭節長騖,指日遄征。” 唐 韓愈 《送進士劉師服東歸》詩:“還家雖闕短,指日親晨餐。” 明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公急出,則客去遠。聞其故,驚顏如土,大哭曰:‘此禍水也,指日赤吾族矣!’” 陳毅 《潛艇上留題》詩:“大哉新 中國 ,指日富且強。”

一帶

泛指某處和與它相連的地方

北京一帶

稅廠一帶。——《廣東軍務記》

橋邊一帶。

詩詞推薦

乘涼登玉山原文_乘涼登玉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