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前坑阱眾所畏,布路金珠誰不裹

蘇軾送蔡冠卿知饒州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送蔡冠卿知饒州》

全文:
吾觀蔡子與人游,掀豗笑語無不可。
平時倜儻不驚俗,臨事迂闊乃過我。
橫前坑阱眾所畏,布路金珠誰不裹
爾來變化驚何速,昔號剛強今亦頗。
鄰君獨守廷尉法,晚歲卻理鄱陽柁。
莫嗟天驥逐羸牛,欲試良玉須猛火。
世事徐觀真夢寐,人生不信長轗軻。
知君決獄有陰功,他日老人酬魏顆。

蘇軾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蘇軾橫前坑阱眾所畏,布路金珠誰不裹書法作品欣賞
橫前坑阱眾所畏,布路金珠誰不裹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坑阱

猶陷阱。 清 李漁 《凰求鳳·翻卷》:“非聘,被人勾引入 天台 ,原不是自投坑阱。”

阬阱:亦作“阬笄”。陷阱。常比喻害人的圈套。《後漢書·袁紹傳》:“矰繳充蹊,阬穽塞路,舉手掛網羅,動足蹈機埳。” 晉 葛洪 《抱朴子·仁明》:“赴阬穽而無猜,入罻羅而不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室羅伐悉底國》:“執法者奉王教,刖其手足,投諸阬穽。”《宋史·趙遹傳》:“﹝ 卜漏 ﹞乃壘石為城,外樹木柵,當道穿阬阱。”

布路

謂分路走散。《左傳·襄公三十年》:“ 鄭 伯有 耆(嗜)酒,為窟室,而夜飲酒,擊鐘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皆自朝布路而罷。” 杜預 註:“布路,分散。”《新唐書·陸贄傳》:“師一挫傷,則乘其危橈,布路東潰。”《資治通鑑·唐僖宗廣明元年》:“百官退朝,聞亂兵入城,布路竄匿。”

金珠

指金銀珠寶。《北史·西域傳·阿鉤羌國》:“土出金珠。”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勸解公婆爭吵》:“奴自有些金珠,解當充糧米。”《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其時 高宗 為母 韋賢妃 在虜中,年年費盡金珠求贖。”

蘇軾名句,送蔡冠卿知饒州名句

詩詞推薦

  • 題乾明寺壁

    陳造宋代〕不待車輪四角生,欲行還駐為交情。又成一笑淥樽晚,詩卷竹風相與清。
  • 和吳斗南

    孫應時宋代〕高帆欲發意遲遲,回首飛雲耿夢思。風壤江山吳蜀道,功名人物漢唐碑。無恁久厭書生語,有意聊觀天下奇。已決
  • 念奴嬌

    秦觀宋代〕朝來佳氣,郁蔥蔥,報導懸弧良節。綠水朱華秋色嫩,景比蓬萊更別。萬縷銀須,一枝鐵杖,信是人中傑。此翁八
  • 絕句九首

    張耒宋代〕讀書老眼苦眵昏,茗飲無端遣夢魂。到處相逢真可喜,只應酒是好知聞。
  • 望梅花

    佚名宋代〕百歲韶華如電。空回首、又來一遍。販骨輪迴,千生萬死,只管改頭換面。要得免、捉住清風,把虛空、打破一片
    橫前坑阱眾所畏,布路金珠誰不裹 詩詞名句
  • 富春舟中偶成三首·其一

    江源明代〕客舟快如馬,又過富春亭。我拜羊裘老,誰占使者星。憑高雙眼闊,夾水兩山青。迢遞此風景,還如昔所經。
  • 頌古二十八首

    釋道川宋代〕將杖探其水,方知水淺深。路遙知馬力,歲久辨人心。子不孝,父不慈。恭而無禮,親而有疏。
    橫前坑阱眾所畏,布路金珠誰不裹 詩詞名句
  •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蘇軾宋代〕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數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去年
    橫前坑阱眾所畏,布路金珠誰不裹 詩詞名句
  • 偶題

    杜牧唐代〕甘羅昔作秦丞相,子政曾為漢輦郎。千載更逢王侍讀,當時還道有文章。
    橫前坑阱眾所畏,布路金珠誰不裹 詩詞名句
  • 贈益府群官

    盧照鄰唐代〕一鳥自北燕,飛來向西蜀。單棲劍門上,獨舞岷山足。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群鳳從之游,問之何所欲。答言
橫前坑阱眾所畏,布路金珠誰不裹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