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朱慶餘的《和處州韋使君新開南溪》
全文:
地里光圖讖,樵人共說深。
悠然想高躅,坐使變荒岑。
疏鑿因殊舊,亭台亦自今。
靜容猿暫下,閒與鶴同尋。
轉旆馴禽起,褰帷瀑溜侵。
石稀潭見底,嵐暗樹無陰。
躋險難通屐,攀棲稱抱琴。
雲風開物意,潭水識人心。
攜榼巡花遍,移舟惜景沈。
世嫌山水僻,誰伴謝公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地里
(1).兩地相距的里程。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掄》詩:“ 蜀 路江乾窄, 彭 門地里遙。” 宋 岳飛 《奏措置曹成事宜狀》:“一行官兵已過 袁州 ,地里稍遠。”《元史·歷志一》:“又以西域、中原地里殊遠,創為里差以增損之,雖東西萬里,不復差忒。”
(2).土地、山川等的環境形勢。 唐 孫揆 《靈應傳》:“余素諳其山川地里形勢孤虛,遂引軍夜出,去城百餘里,分布要害。”
(3).指地理之學。《新唐書·鄭虔傳》:“ 虔 學長於地里,山川險易、方隅物產、兵戎眾寡無不詳。”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五:“本朝《九域志》……乞選有地里學者重修之。”
(4).區域;區劃。 漢 賈誼 《新書·制不定》:“以 高皇 之明聖威武也,既撫天下,即天子之位,而大臣為逆者,乃幾十發,地里早定,豈有此變。”
圖讖
古代方士或儒生編造的關於帝王受命徵驗一類的書,多為隱語、預言。始於 秦 ,盛於 東漢 。《漢書·王莽傳上》:“徵天下通一藝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禮》、古《書》、《毛詩》、《周官》、《爾雅》、天文、圖讖、鐘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詣公車。”《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宛 人 李通 等以圖讖説 光武 云:‘ 劉 氏復起, 李 氏為輔。’” 李賢 註:“圖,河圖也;讖,符命之徵驗也。”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光武苻堅》:“ 苻堅 禁圖讖之學,尚書郎 王佩 讀讖, 堅 殺之,學讖者遂絶。”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古來帝王姓氏上應圖讖,如 漢 號卯金, 晉 稱典午,以及 劉秀 、 李淵 之先兆,大抵皆事後附會之説。”參見“ 讖緯 ”。
樵人
樵夫。 唐 劉長卿 《經漂母墓》詩:“古墓樵人識,前朝 楚 水流。”《水滸傳》第一回:“樵人出沒謂之徑,能通車馬謂之道。”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辛亥游錄》:“微雨忽集,有樵人來,切問何作,莊語不能解,乃紿之曰:‘求藥。’”
朱慶餘名句,和處州韋使君新開南溪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