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馬鈺的《戰掉醜奴兒 詠筇杖》
全文:
願君妝點逍遙客,鶴膝同隨。
閒步雲霓。
笑傲清風明月溪。
樂希夷。
海蘆尚有三三節,陽數明知。
與道相宜。
好伴雲遊風馬兒。
莫推辭。
參考注釋
妝點
(1).梳妝打扮。《北史·后妃傳下·齊後主馮淑妃》:“城陷十餘步,將士乘勢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觀之。 淑妃 粧點,不獲時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喬吉 《清江引·笑靨兒》曲:“一團可人衠是嬌。粧點如花貌。”《金*瓶*梅詞話》第四回:“﹝婦人﹞先到樓上,從新粧點,換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妝飾點綴。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閨怨》套曲:“殘紅粧點青苔徑,又一番春色飄零。” 清 吳偉業 《雕橋莊歌》:“年年細柳與新蒲,粧點溪山入畫圖。”《西湖佳話·白堤政跡》:“初還只在 西湖 上粧點,既而西邊直粧點到 靈隱 、 天竺 ,南邊直粧點到 淨慈 、 萬松嶺 ,竟將一個 西湖 團團粧點成花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呂祖謙 《與朱侍講元晦》:“祭文謹録呈,雖病中語言無次序,然卻無一字粧點做造也。”《朱子語類》卷八三:“問: 季札 觀樂,如何知得如此之審?曰:此是 左氏 粧點出來,亦自難信。”
(1).裝飾,打扮。 南朝 陳後主 《三婦艷詞》之二:“小婦初妝點,回眉對月鉤。” 清 吳偉業 《梅村詩話》五:“呼輿往迎,續報至矣。已而登樓,託以妝點始見。”
(2).謂點綴。 唐 馮贄 《雲仙雜記·牡羊妝點芳草》:“ 午橋莊 小兒坡 ,茂草盈里。 晉公 每使數群羊散於坡上,曰:‘芳草多情,賴此妝點。’” 明 高攀龍 《三時記》:“二十一日行,兩岸殘雪妝點,野色甚佳。”《紅樓夢》第二二回:“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
(3).指修飾文字。 清 黃宗羲 《<山翁禪師文集>序》:“ 山翁 之詩文,亦不免於堆垛妝點。” 清 恭士 《蹇千里傳評》:“可見文不在妝點,一涉妝點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韜 《淞濱瑣話·李延庚》:“世間所傳幽歡冥會之事,盡出文人妝點,悉屬寓言,君乃信以為真哉!”
逍遙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鶴膝
亦作“ 鶴厀 ”。1.古代兵器名。矛的一種。《方言》第九:“凡矛骹細如鴈脛者謂之鶴厀。”《文選·左思<吳都賦>》:“家有鶴膝,戶有犀渠,軍容蓄用,器械兼儲。” 劉逵 註:“鶴膝,矛也。矛骹如鶴脛,上大下小,謂之鶴膝。” 唐 陸龜蒙 《練瀆》詩:“鳳押半鶴膝,錦槓雜肥胡。” 清 張景祁 《守城隅·嘆鄉團也》詩:“家藏鶴漆戶犀渠,千金犒賞籌儲胥。”
(2).竹杖;竹枝。 宋 劉克莊 《鵲橋仙·足痛》詞:“此兒害跛,羣兒拍手,次第加公九錫。不消長麈短轅車,但乞取一枝鶴膝。” 金 馬鈺 《戰掉醜奴兒·詠笻杖》詞:“願君粧點逍遙客,鶴膝同隨。” 明 頓銳 《對竹》詩:“何處山泉落石灘,虛檐十箇瘦琅玕。鳳翎搖影三更月,鶴膝敲風一更寒。”
(3).梅枝。 宋 顏奎 《摸魚兒·塵梅》詞:“崢嶸鶴膝翹空勢,取次著花安蕊。” 明 姚淛 《題山陰劉雪湖畫梅》詩:“方看鶴膝出弓梢,復有椒牙生鹿角。”
(4).律詩作法中的八病之一。《南史·陸厥傳》:“ 約 等文皆用宮商,將平上去入四聲,以此制韻,有平頭、上尾、蠭腰、鶴膝。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角徵不同,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 宋 蘇軾 《和流杯石上草書小詩》:“蜂腰鶴膝嘲 希逸 ,春蛇秋蚓病 子云 。”
(5).書法病筆名。
馬鈺名句,戰掉醜奴兒 詠筇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