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林光朝的《送別奉常林使君黃中易守延平》
全文:
去時胡不到瓜時,上日多應柳絮飛。
臥轍只緣滕壤少,懷章須要越人肥。
三千儀禮非綿蕝,五十行春尚采衣。
莫愛傳經似齊魯,石渠長是待公歸。
參考注釋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儀禮
禮儀,禮節。《史記·孝武本紀》:“自得寶鼎,上與公卿諸生議封禪。封禪用希曠絶,莫知其儀禮。”《南史·儒林傳·沉文阿》:“尋領步兵校尉,兼掌儀禮。”《隋書·禮儀志一》:“ 秦氏 以戰勝之威,併吞九國,盡收其儀禮,歸之 鹹陽 。”
綿蕝
亦作“緜蕝”。見“ 綿蕞 ”。
十行
《後漢書·循吏傳序》:“其( 光武帝 )以手跡賜方國者,皆一札十行,細書成文。”後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詔書。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伏以聖主中興,九譯戴同文之治;名王內附,十行承賜札之恩。”
采衣
指彩色之衣。亦指未冠者之服。《儀禮·士冠禮》:“將冠者,采衣,紒。” 鄭玄 註:“采衣,未冠者所服。”《逸周書·大匡》:“及期日質明,王麻*衣以朝,朝中無采衣。” 朱右曾 校釋:“采衣,元衣纁裳。”《後漢書·袁忠傳》“心嫌之,遂稱病自絶” 李賢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後漢書》:“ 忠 乘船載笠蓋詣朗( 王朗 ),見 朗 左右僮從皆著青絳采衣,非其奢麗,即辭疾發而退。”
林光朝名句,送別奉常林使君黃中易守延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