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戲子由》
全文:
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
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打頭。
斜風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從飽死笑方朔,肯為雨立求秦優。
眼前勃谿何足道,處置六鑿須天游。
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
勸農冠蓋鬧如雲,送老齏鹽甘似蜜。
門前萬事不掛眼,頭雖長低氣不屈。
餘杭別駕無功勞,畫堂五丈容旂旄。
重樓跨空雨聲遠,屋多人少風騷騷。
平生所慚今不恥,坐對疲氓更鞭箠。
道逢陽虎呼與言,心知其非口諾唯。
居高忘下真何益,氣節消縮今無幾。
文章小技安足程,先生別駕舊齊名。
如今衰老俱無用,付與時人分重輕。
參考注釋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不恥
不顧羞恥不以為有失體面;不以為恥
下第子不恥,遺才人恥之。——唐·賈島《送沈秀才下第東歸》
疲氓
亦作“ 疲甿 ”。疲睏之民。 唐 白居易 《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策》:“農戰非古,衣食罕儲,念茲疲甿,遠乖富庶。” 明 張居正 《答河漕總督王敬所書》:“近得鄉人書,皆以打造海舟為苦,望公留神一酌處之,則疲氓更生之幸也。” 清 唐孫華 《喜雨》詩:“饑荒生癘疫,輾轉纏疲氓。”參見“ 疲民 ”。
鞭箠
1.鞭子。亦用作比喻。《國語·吳語》:“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軍士使寇令焉。” 漢 劉向 《說苑·談叢》:“騏驥日馳千里,鞭箠不去其背。” 歐榘甲 《新廣東》五:“鄙人雖淺陋,願執鞭箠為馬前卒。” 何其芳 《一個平常的故事》:“讓我的歌唱變成鞭箠。”
2.鞭打。《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后傳》:“宮人盜者,即時首服,不加鞭箠,不敢隱情。”《太平廣記》卷四八*九引 唐 無名氏《冥音錄》:“幼時,每教其藝,小有所未至,其母輒加鞭箠,終莫究其玅。”《二刻拍案驚奇》卷八:“明日主人尋究,定遭鞭箠。” 劉師培 《悲佃篇》:“若輸稅逾期,則鞭箠之慘,無異於公庭。”
3.比喻督促、勉勵。 梁啓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一節:“但使有一姓能箝制我而鞭箠我者,我即從而崇拜之擁護之。”
4.征服,控制。 清 姚鼐 《書<貨殖傳>後》:“方 秦始皇 統一區夏,鞭箠夷蠻,雄略震乎當世。”
蘇軾名句,戲子由名句
名句推薦
燕太子秦王日無道,太子怨亦深
陳子昂《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