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瞻皇史宬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恭瞻皇史宬原文

五代神謨秘典垂,崇宬扃鑰壯鴻規。

蘭台令史無慚筆,綸閣元臣有職司。

百世聰聽欽寶訓,萬年永茂衍宗枝。

瑤函金匱前朝制,殷鑑兢兢念在茲。

詩詞問答

問:恭瞻皇史宬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恭瞻皇史宬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恭瞻皇史宬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一

2. 內閣所掌

參考注釋

五代

繼唐之後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相繼統治中原,合稱五代

公元 907—960年

五代時始印五經。——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神謨

猶神謀。《三國志·吳志·周魴傳》:“朝廷神謨,欲必致 休 於步度之中。” 南朝 齊 謝朓 《祭大雷何周二神文》:“ 周生 電斷,神謨英冠。” 章炳麟 《魏武帝頌》:“夫其經緯萬端,神謨天挺。”

秘典

含義深奧的典籍。 漢 仲長統 《昌言·損益》:“嗣 周氏 之祕典,續 呂侯 之祥刑。” 隋 江總 《皇太子太學講碑》:“紫臺祕典,緑帙奇文……靡不飾以鉛槧,彫以緗素。此文教之脩也。” 唐 慧淨 《雜言》詩:“龍宮祕典海中探,石室真言山處仰。” 元 吳萊 《寄柳博士》詩:“討論抽祕典,扈從得良臣。” 清 龔自珍 《為龍泉寺募造藏經樓啟》:“ 明 之士大夫席承平之清暇,往往探祕典,問玄文, * 盛有述作。”

扃鑰

(1).門戶鎖鑰。《西京雜記》卷六:“初至一戶,無扃鑰。”《新唐書·元德秀傳》:“﹝ 德秀 ﹞愛 陸渾 佳山水,乃定居,不為牆垣扃鑰,家無僕妾。”

(2).比喻出入必經的要地。 清 姚錫光 《東方兵事紀略·金旅》:“我海疆砲臺, 大連灣 式最新……為 旅順口 後路扃鑰。”

(3).關閉,鎖閉。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二:“ 逸卿 有故出城,囑其家謹扃鑰。” 宋 李格非 《洛陽名園記·趙韓王園》:“子孫皆家京師,罕居之,故園池亦以扃鑰為常。” 明 馬愈 《馬氏日抄·寄盜》:“有偷兒自天牕中下,檢其細輭,仍從屋上逸去。門戶扃鑰如故。”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署中篋笥,每火自內發,而扃鑰如故。”

鴻規

猶言根本 * 。 南朝 齊 王儉 《高帝哀策文》:“俾茲良史,敬修舊則,敢圖鴻規,式揚至德。” 唐 吳揚吾 《明堂告朔議》:“紹百王之絶軌,樹萬代之鴻規。” 太平天囯 黃恩沛 《建天京於金陵論》:“開國必先擇地,而建都尤貴立基,身居天位者,無不定萬世之鴻規也。”

台令

(1).即陵台令。 唐 代掌陵寢之官。《新唐書·禮樂志四》:“陵司舊曰署,十三載改 獻 、 昭 、 乾 、 定 、 橋 五陵署為臺,令為臺令。”

(2).御史台的規章。《宋史·職官志四》:“舊《臺令》,御史上下半年分詣三省、樞密院點檢諸房文字,輪詣尚書六曹按察。”

無慚

亦作“ 無慙 ”。 1.無所慚愧。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神之來格,所貴無慚。” 唐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舅氏多人物,無慚困翮垂。”

(2).引申指不遜於或當得起。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夫山木為良匠所度,經書為文士所擇。木美而定於斧斤,事美而制於刀筆,研思之士,無慚匠石矣。”《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枰中舉國莫爭先,女將馳名善戰。玉手無慙國手,秋波合喚秋仙。高居師席把棋傳,石作門生也眩。”

(3).不知羞愧。 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六:“惟孜孜以安閒不擾為務,而不肯斯須就勞者,故聖人斥之為無慚人。”

綸閣

中書省的代稱。為代皇帝撰擬制誥之處。《晉書·王湛王承等傳論》:“或寄重文昌,允釐於袞職;或任華綸閣,密勿於王言。”《初學記》卷十一:“又中書職掌綸誥,前代詞人,因謂綸閣。”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無端 司馬 登綸閣,催促 西施 上釣船。” 清 姚鼐 《懷程魚門舍人》詩:“ 淮南 倒屣盡嘉賓,綸閣今稱老舍人。”

元臣

重臣;老臣。 唐 韓愈 《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當藩垣屏翰之任,有弓矢鈇鉞之權,皆國之元臣,天子所左右。”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 晉 之 王導 ,可謂元臣。” 明 張居正 《徐存齋七十壽序》:“公位為元臣,齒為元老。”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二:“東南再造,悉畀元臣。”

職司

(1) 職務;職責

忠於職司

(2) 執掌

職司機要,切勿大意

百世

很多世代;很長時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百世之怨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流芳百世

聰聽

(1).明於聽取;明於辨察。《書·酒誥》:“聰聽祖考之彝訓,越小大德,小子惟一。” 漢 揚雄 《法言·吾子》:“或問蒼蠅紅紫,曰:‘明視’;問 鄭 衛 之似,曰;‘聰聽。’” 唐 張說 《<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敏識聰聽,探微鏡理。” 章炳麟 《<新方言>序》:“諸州國殊言詰詘者,雖未盡憭,儻得模略,足以聰聽知原,後生不可待也。”

(2).特指君主的聽聞。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六:“而當時主眷之隆,已駸駸以重臣相待。蓋 閩 中作令之政聲,早達聰聽也。”

寶訓

(1).皇帝的言論詔諭。 宋 蘇轍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嘗侍上讀祖宗寶訓,因及時事。公歷言今賞罰不明,善惡無所勸沮。” 元 袁桷 《裝馬曲》:“須臾玉巵黃帕覆,寶訓傳宣爭頫首。”

(2).引申為寶貴的格言。 魯迅 《華蓋集·論辯的魂靈》:“二十年前到 * ,買得一張符,名叫‘鬼畫符’。雖然不過一團糟,但帖在壁上看起來,卻隨時顯出各樣的文字,是處世的寶訓,立身的金箴。”

萬年

極其久遠的年代

茂衍

繁盛綿延。 明 宋濂 《外戚陳公墓碑銘》:“乃毓聖女,茂衍皇支。” 明宣宗 《恭述祖德詩》:“聖神詔傳序,茂衍萬世歷。” 明 張居正 《答上師相徐存齋書》之四:“岳旦載逢,仙齡茂衍……誠宗社之洪庥,蒼生之厚幸也。”

宗枝

同“ 宗支 ”。《陳書·高祖紀下》:“嫡嗣廢黜,宗枝僭詐,天地盪覆,紀綱泯絶。” 唐 杜甫 《奉贈李八丈曛判官》詩:“我 丈 特英特,宗枝 神堯 後。”《舊五代史·唐書·武皇紀下》:“僕經事兩朝,受恩三代,位叨將相,籍係宗枝,賜鈇鉞以專征,徵苞茅而問罪。” 宋 張先 《感皇恩·安車少師訪閱道大資同游湖山》詞:“廊廟當時共代工, 睢陵 千里遠,約過從。欲知賓主與誰同。宗枝內,黃閣舊,有三公。” 元 鍾嗣成 《醉太平》曲:“俺是悲田院下司,俺是 劉九兒 宗枝。”蒲劇《薛剛反朝》第七場:“忠良遭殘,宗枝盡喪, 唐 室江山俱被你奸賊所掌。”

瑤函

(1).玉制的書套。佛家、道家用以貯藏經文、符籙。 唐 李嶠 《昭覺寺釋迦牟尼佛金銅瑞像碑》:“瑤函玉檢,答宇宙之隆平;寳網珠幢,迎天人之勝福。” 唐 司空圖 《月下留丹灶》詩:“瑤函真跡在,妖魅敢揚威。”

(2).泛指珍貴的典籍。

(3).指帝王的詔令。 明 何景明 《胡戶部父母同受封命》詩:“紫誥開天府,瑤函照 楚 鄉。”

(4).對他人書信的美稱。 唐 黃滔 《薛舍人啟》:“金口開時,講貫則處其異等;瑤函發處,推揚則寘彼極言。” 明 袁中道 《寄周儀曹野王書》:“壬子歲,曾得瑤函並柄頭詩,甚佳。”

金匱

亦作“ 金櫃 ”。亦作“ 金鐀 ”。1.銅製的櫃。古時用以收藏文獻或文物。 漢 賈誼 《新書·胎教》:“胎教之道,書之玉版,藏之金櫃,置之宗廟,以為後世戒。”《漢書·晁錯傳》:“陛下之德厚而得賢佐,皆有司之所覽,刻於玉版,藏於金匱,歷之春秋,紀之後世,為帝者祖宗。” 晉 王隱 《晉書·瑞異記》:“ 甘卓 家金匱鳴,聲似槌鏡,清而悲。”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十二:“他年金鐀如搜采,來叩空山夜雨門。” 孫犁 《<秀露集>後記》:“金櫃之藏,不必永存;流落村野,不必永失。”

(2).引申謂傳之久遠。《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匱之計;又不知推演聖德,述先帝之志。” 顏師古 註:“金匱,言長久之法可藏於金匱石室者也。”

(3).借指藏書。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下》:“ 李善長 、 宋濂 、 王褘 竝起自蒿萊,不覩金匱,古學廢秏,而姓氏失其律度,茲無謫焉。”

(4).比喻博學。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先生以金匱之才,歷 石渠 之選。”

(5).相士術語。謂富貴之相。 唐 馬總 《意林·物理論》:“三亭九侯,定於一尺之面;愚智勇怯,形於一寸之目;天倉、金匱以別貧富貴賤。”

朝制

猶聖旨。《新唐書·李抱真傳》:“吾與乃公善者,恭王命,非同惡也。今聞已亡,誰詐其子使不俟朝制邪?”

殷鑑

泛指可以作為後人鑑戒的往事

殷鑑不遠,在 夏後之世。——《詩·大雅·盪》

青史已書殷鑑在,詞人勞詠楚江深。——劉威《三閭大夫》

可資殷鑑

兢兢

(1).小心謹慎貌。《詩·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毛 傳:“兢兢,戒也。” 唐 陳子昂 《為張著作謝父官表》:“夙夜兢兢,祗惕若厲。” 明 歸有光 《金君守齋墓志銘》:“世道淪斁,為善者兢兢懼不能免。” 任鴻雋 《歲暮雜詠》:“誰能學懦夫,履薄徒兢兢。”

(2).恐懼貌。《詩·大雅·雲漢》:“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毛 傳:“兢兢,恐也。”

(3).強壯貌。《詩·小雅·無羊》:“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 毛 傳:“矜矜兢兢,以言堅彊也。”

(4).精勤貌。 唐 康駢 《劇談錄·元相國謁李賀》:“ 唐 人最拈弄小説…… 李文饒 、 劉賓客 尤兢兢耳。” 郭沫若 《月蝕》:“好在我並不想去作博士論文,我也不必兢兢於去求出甚么實證。”

(5).戰慄貌。 唐 韓愈 《南山詩》:“空虛寒兢兢,風氣較搜漱。”

詩詞推薦

  • 贈武昌太守夏少明詩六章

    陸機魏晉〕一章穆穆君子。明德允迪。拊翼負海。翻飛上國。天子命之。曾是在服。西踰崤岡。北臨河曲。二章爾政既均。爾
  • 奉和御製玉清昭應宮甘露歌

    夏竦宋代〕祝聖清場初展禮,鴻都向曉彰繁祉。鬱郁織枝正後凋,瀼瀼瑞采俄雰委。吉雲五色比還疏,況是嚴冬歲律餘。承以
  • 林屋洞

    范成大宋代〕擊水搏風浪雪翻,煙銷日出見仙村。舊知浮玉北堂路,今到幽墟三洞門。石燕飛翾遮炬火,金籠深阻護嵌根。寶鍾
  • 冷泉亭

    趙公豫宋代〕泉不因人熱,淵源自古今。名流耽韻致,智士悅清音。徑有煙霞趣,亭無鳥鼠侵。浮生徒碌碌,誰自滌凡心。
  • 三月三日雨作遣悶十絕句

    楊萬里宋代〕舊與酴醾頗不疏,今春半朵未逢渠。千花一雨俱紅雨,問訊孤芳小住無。
  • 招隱卷

    王冕元代〕寄爾太沖招隱篇,歸來不用買山錢。青雲繞屋樹如蓋,紅霧隔堤花滿川。既有向時潛子興,不妨今日米家船。老夫
    恭瞻皇史宬原文_恭瞻皇史宬的賞析_古詩文
  • 長壽樂

    李清照宋代〕微寒應候[2],望日邊,六葉階蓂[3]初秀。愛景[4]欲掛扶桑,漏殘銀箭[5],杓回搖斗[6]。慶高
  • 夜宿鵠鳴山

    陸游宋代〕西遊萬里已關天,採藥名山亦宿緣。老柏乾霄如許壽,幽花泣露為誰妍?苔黏石磴捫蘿上,燈耿雲房掃榻眠。安得
  • 偈頌一一二首·其五

    釋清遠宋代〕棒喝齊施古佛宗,三玄三要絕狐蹤。白雲消散青山在,明月蘆花對蓼紅。
  • 昭君怨 詠荷上雨

    楊萬里宋代〕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泛清波。
    恭瞻皇史宬原文_恭瞻皇史宬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玉繩斜轉疑清曉

    納蘭容若清代〕玉繩斜轉疑清曉,淒淒月白漁陽道。星影漾寒沙,微茫織浪花。金笳鳴故壘,喚起人難睡。無數紫鴛鴦,共嫌今夜
  • 回文

    佚名宋代〕紅手素絲千字錦,故人新曲人迴腸。風吹絮雪愁縈骨,唳灑縑書恨見郎。
    恭瞻皇史宬原文_恭瞻皇史宬的賞析_古詩文
  • 古風十五首·其五

    乾隆清代〕隆冬無溽暑,盛夏無祁寒。寒暑協太和,往來相推遷。蚩蚩彼眾氓,努力籌逢年。我當惜寸陰,黽勉期前賢。
  • 次韻答徐太守

    江源明代〕重逢幸未鬢成絲,西水樓前駐節時。魏闕風雲勞我夢,嘉禾山水盡君詩。催科心苦趍程急,話舊情多解纜遲。自古
  • 潯陽歲晚寄元八郎中庾三十二員外

    白居易唐代〕閱水年將暮,燒金道未成。丹砂不肯死,白髮自鬚生。病肺慚杯滿,衰顏忌鏡明。春深舊鄉夢,歲晚故交情。一別
  • 和張功父寄陸務觀郎中

    釋寶曇宋代〕新詩老去合名家,猶喜春風在鬢華。恨徹斯文無雪處,竟將好語向誰夸。自知人物隨時盡,獨倚欄乾到日斜。問訊
    恭瞻皇史宬原文_恭瞻皇史宬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馬廷評之餘姚

    梅堯臣宋代〕越鄉知勝楚,君去莫辭遙。曉日魚蝦市,新霜橘柚橋。河流通海道,山井應江潮。近邑逢鷗鳥,先應避畫橈。
    恭瞻皇史宬原文_恭瞻皇史宬的賞析_古詩文
  • 雲龍山觀燒得雲字

    蘇軾宋代〕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隕霜知已殺,坯戶聽初焚。束縕方熠燿,敲石俄氤氳。落點甘泉烽,橫煙楚塞氛。窮蛇
  • 閒賦

    徐集孫宋代〕梅花白向鬢根生,歲月蹉跎事欠成。讀過故書溫有味,借來新絮冷無情。未霜山寺昏鍾勁,欲霽湖亭夕照明。多少
  • 萬年歡

    晁補之宋代〕憶惜論心,盡青雲少年,燕趙豪俊。二十南遊,曾上會稽千仞。捐袂江中往歲,有騷人、蘭蓀遺韻。嗟管鮑、當日
    恭瞻皇史宬原文_恭瞻皇史宬的賞析_古詩文
恭瞻皇史宬原文_恭瞻皇史宬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