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七月二日大雨歌》
全文:
燕山五六月,氣候苦不常。
積陰綿五旬,畏景淡無光。
天漏比西極,地濕等南方。
今何苦常雨,昔何苦常暘。
七月二日夜,天工為誰忙。
浮雲黑如墨,飄風怒如狂。
滂沱至夜半,天地為低昂。
勢如蛟龍出,平陸俄懷襄。
初疑倒巫峽,又似翻蕭湘。
千門各已閉,仰視天茫茫。
但聞屋側聲,人力無支當。
嗟哉此圜土,占勝非高岡。
赭衣無容足,南房並北房。
北房水二尺,聚立唯東箱。
桎梏猶自可,凜然覆穹牆。
嘈嘈複雜雜,丞汗流成漿。
張目以待旦,沈沈漏何長。
南冠者為誰,獨居沮洳場。
此夕水彌滿,浮動八尺床。
壁老如欲壓,守者殊皇皇。
我方鼾鼻睡,逍遙遊帝鄉。
百年一大夢,所歷皆黃粱。
死生已勘破,身世如遺忘。
雄雞叫東白,漸聞語場揚。
論言苦飄揚,形勢猶倉黃。
起來立泥塗,一笑褰衣裳。
遺書宛在架,吾道終未亡。
參考注釋
起來
(1)
(2) 向上;向高處
把孩子抱起來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拿起來
(3) 離開床,有時用於命令或號令
起來,起來,我的朋友,放下你的書本
泥塗
亦作“ 泥塗 ”。亦作“ 泥途 ”。1.污泥;淤泥。《莊子·田子方》:“棄隸者,若棄泥塗,知身貴於隸也。” 宋 曾鞏 《序越州鑑湖圖》:“每歲農隙當僦人濬湖,積其泥塗,以為丘阜。”
(2).泥濘的道路。《六韜·勵軍》:“出隘塞,犯泥塗,將必先下步。” 唐 高適 《苦雨寄房四昆季》詩:“泥塗擁城郭,水潦盤丘墟。” 清 南潛 《聽雨》詩:“前宵松月疑塵夢,明日泥塗聽屐聲。” 應修人 《梅雨後第一回曉游的路上要荷、舜、彥們吹*簫》詩:“朝霞雖淡了曉星雖沉,露草瀼瀼的泥塗渾渾。”
(3).比喻卑下的地位。《左傳·襄公三十年》:“ 武 不才,任君之大事,以 晉國 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塗久矣, 武 之罪也。”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泥途斂翮,空自望丹霄。”《紅樓夢》第九十回:“同在泥塗多受苦,不知何日向清虛!” 郭沫若 《恢復集·我看見那資本殺*人》:“但一回念到我的妻兒五口,我只好還是曳尾於泥塗。”
(4).污濁。亦指視為污濁;輕賤。 宋 范仲淹 《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聖人之清,泥塗軒冕,天下孰加焉?” 宋 曾敏行 《獨醒雜誌》卷六:“自謂‘銀艾非吾事’,可見其泥塗軒冕之意。”
(5).比喻災難、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災難、困苦之中。 南朝 梁 何遜 《與建安王謝秀才箋》:“州民泥塗, 何遜 死罪。”《水滸後傳》第三八回:“凡人遭逢橫禍,便當申救,使出泥塗。” 郭孝成 《民國各團體之組織》第二節:“而公亦慨然欲以慈仁怛惻之懷,拯吾數百兆困離庶民於泥塗;而登之袵席。”
見“ 泥塗 ”。
衣裳
衣服的通稱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賣炭翁》
與衣裳。——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淚滿衣裳。——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文天祥名句,七月二日大雨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