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今胥不可得,一心究竟住於何

乾隆題獅子林十六景·其十二·延景樓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獅子林十六景·其十二·延景樓》

全文:
書樓久矣額延景,試問延來景幾多。
來去今胥不可得,一心究竟住於何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來去

(1) 來和去。指往來不斷的樣子

來去自由

(2) 差錯;錯誤

不差分毫來去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一心

(1) 全心全意地;專心;一心一意

一心為革命

(2) 齊心;同心

萬眾一心

究竟

到底

他究竟想乾什麼?

在這方面,他究竟是行家

於何

(1).為何;如何。《詩·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於何不臧?” 唐 王季友 《滑中贈崔士瑾》詩:“十年前見君,甲子過我壽;於何今相逢,華髮在我後?”

(2).什麼。於,助詞。 漢 張衡 《西京賦》:“林麓之饒,於何不有!” 晉 左思 《蜀都賦》:“異類眾伙,於何不育!”

如何。《墨子·非命上》:“故言必有三表。何謂三表? 子墨子 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於何用之?廢以為刑政。’”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一:“ 何氏 之從學,蘭蕙已滿畹。於何玩其光,以至歲向晚。”

乾隆名句,題獅子林十六景·其十二·延景樓名句

詩詞推薦

  • 贈簡上人

    釋智圓宋代〕澹然人外趣,萬事已無求。花院春深講,雲山夏滿游。汲泉苔井曉,鳴磬竹窗秋。別有幽期在,香燈老沃洲。
    來去今胥不可得,一心究竟住於何 詩詞名句
  • 贈浙西顧推官

    徐鉉唐代〕盛府賓寮八十餘,閉門高臥興無如。梁王苑裡相逢早,潤浦城中得信疏。狼藉杯盤重會面,風流才調一如初。願君
  • 漁家傲

    淨端宋代〕斗轉星移天漸曉。驀然聽得鵜鶘叫。山寺鐘聲人浩浩。木魚噪。渡船過岸行官道。輕舟再奈長江討。重添香餌為鉤
  • 海棠院

    乾隆清代〕香山寺側舊名勝,來青妙高及海棠。或以迥奇或曠豁,此則幽佳其趣長。當庭兩樹非花候,靜對較贏爛漫芳。
  • 送別友人(一作別友人山居)

    姚合唐代〕獨向山中覓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時。摘花浸酒春愁盡,燒竹煎茶夜臥遲。泉落林梢多碎滴,松生石底足旁枝。明朝
    來去今胥不可得,一心究竟住於何 詩詞名句
  • 頌古三十八首

    釋慧方宋代〕捲起堂堂露眼睛,拈來覿面更相呈。鼻頭脫盡誰能覷,把手歸來相併行。
  • 元夕

    范成大宋代〕 * 中陸地蓮,小梅初破月初圓。新年第一佳時節,誰肯如翁閉戶眠?
    來去今胥不可得,一心究竟住於何 詩詞名句
  • 月方上雨忽作

    趙蕃宋代〕作底浮雲合,從何細雨零。庭中方照影,葉上已傳聽。耿耿深翻鵲,飄飄暗墮螢。倦身拋曲幾,高枕對疏欞。
  • 攜仙籙九首

    司空圖唐代〕岳北秋空渭北川,晴雲漸薄薄如煙。坐來還見微風起,吹散殘陽一片蟬。一半晴空一半雲,遠籠仙掌日初曛。洞天
    來去今胥不可得,一心究竟住於何 詩詞名句
  • 出古北口·其三

    乾隆清代〕去年塞坂微嫌旱,今歲山田幸兆豐。未逮登場知未定,越因切切惕吾衷。
來去今胥不可得,一心究竟住於何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