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勾龍緯的《題惠泉寄知軍郎中》
全文:
崎嶇荊門山,叢起為東扼。
陽岡盤氣勢,陰竇融液脈。
源濯雲根移,流噴石罅折。
呀呀兩崖間,平闊才數席。
環岸貯清泚,古鏡照秋色。
恬風不生紋,到底無隱物。
魚窺畏人見,雖淵不敢窟。
蝦鱉性命微,無一來狼籍。
澄輝泛嵐翠,淨影落天碧。
潛花深囧囧,蔭樹高窣窣。
清光照毛髮,爽氣灑肌骨。
如入仙壺中,亭宇何鮮飾。
瓶罌日來往,岸汲易為力。
短綆胡勞人,輕舠恰容客。
有客時病痟,涼酌咽冰蜜。
古瓶試一沸,氣烈聲怒激。
兔毫小甌面,浮起茗花白。
當時竟陵翁,老死腳不歷。
品第十九水,遺此良可惜。
古傳惠之名,今紀惠之實。
飲之以蠲疴,甘潔比靈液。
決之以救旱,浸潤侔膏澤。
此泉惠此土,惟日流不息。
作詩頌惠泉,勉哉君子德。
參考注釋
呀呀
(1).張口貌。 唐 獨孤及 《和李尚書畫射虎圖歌》:“飢虎呀呀立當路,萬夫震恐百獸怒。” 宋 歐陽修 《鞏縣初見黃河》詩:“呀呀怒口缺若門,日啖薪石萬萬計。”
(2).高聳貌;陡峭貌。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詩:“東方青色龍,牙角何呀呀。” 宋 楊萬里 《阻風泊鍾家村》詩:“峭壁呀呀虎擘口,惡灘洶洶雷出吼。”
象聲詞。形容笑聲、哭聲、鳥鳴聲、小兒學語聲等。 唐 韓愈 《讀東方朔雜事》詩:“ 王母 聞以笑,衛官助呀呀。” 元 劉秉忠 《蟾宮曲》:“金風颯颯,寒雁呀呀,促織叨叨。”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孩子一歲了,呀呀學著話。”
才數
才略本領。《三國志·魏志·鍾會傳》:“﹝ 會 ﹞及壯,有才數技藝。”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陸績 ﹞幼有儁朗才數,博學多通。” 明 李東陽 《壽工部尚書曾公七十詩序》:“天下之士,固未敢汎論。以予觀之,同游於京庠者若干人,同出於湖藩者若干人,其間持才數,夸聲譽,善始而不令終者亦多矣。”
勾龍緯名句,題惠泉寄知軍郎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