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鳴雷的《程氏有烈女》
全文:
程氏有烈女,自名為筍姑。
六歲誦論語,七歲奉盤盂。
八歲工織縑,九歲繡羅襦。
十歲慈母病,甘餓其體膚。
三日常不飯,羹藥辦中廚。
筍姑年十七,未常里門趨。
趨趨戶庭間,亦不踰門睮。
其歲為戊申,其月為辰娵。
野鳥守房舍,暴客執矛殳。
公然縱白*刃,獲金而索珠。
阿母病床褥,女不忍馳驅。
寧死於母旁,慷慨行捐軀。
暴客揮火茅,延燒乎室隅。
救火抵母難,身與白*刃俱。
毀生存大義,氣絕在須臾。
觀者如堵牆,股慄淚填衢。
行者久佇立,嘆息烈女殊。
老者哭紙錢,焚致乎修途。
幼者饋巾帛,村村桑葉枯。
媒妁向婿言,此罪誰當誅。
程氏筮十日,不久當歸夫。
豈知中道崩,使君委羅敷。
何以拜姑嫜,姑嫜泣烏烏。
命子各成禮,長慟恨穿窬。
銜悲收汝骨,歸葬乎上都。
參考注釋
織縑
織絹。《古詩十九首·上山采蘼蕪》:“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南朝 梁 鮑泉 《落日看還詩》:“誰家蕩舟妾,何處織縑人。”
羅襦
(1).綢制短衣。《史記·滑稽列傳》:“羅襦襟解,微聞薌澤。” 唐 溫庭筠 《菩薩蠻》詞:“新貼綉羅襦,雙雙金鷓鴣。” 清 黃遵憲 《拜曾祖母墓》詩:“頭上盤雲髻,耳後明月璫,紅裙絳羅襦,事事女兒妝。”
(2).細密的網。《周禮·夏官·羅氏》:“羅氏:掌羅烏鳥。蠟則作羅襦。”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襦,細密之羅。襦讀為繻。”
王鳴雷名句,程氏有烈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