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雜詠四首示東省巡撫及諸臣·其一》
全文:
救荒無善政,舊聞今見之。
堯舜豈非聖,然猶病博施。
帑粟縱不惜,承宣系有司。
巧者矜才智,拙者無能為。
更或圖息偃,體察致漏遺。
復有尤甚者,尅民飽其私。
罹法徒自戕,於民終無禆。
為告方伯臣,讀予雜詠詩。
參考注釋
方伯
殷 周 時代一方諸侯之長。後泛稱地方長官。 漢 以來之刺史, 唐 之採訪使、觀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稱“方伯”。《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史記·周本紀》:“ 周 室衰微,諸侯彊並弱, 齊 、 楚 、 秦 、 晉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鄭司農 曰:“長諸侯為方伯。”《漢書·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 唐 韓愈 《送許使君刺郢州序》:“ 於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與卑鄙庸陋相應答如影響。”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薦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訪使,旋升方伯,改授 雲南 巡撫。”
雜詠
見“ 雜詠 ”。
亦作“ 雜詠 ”。謂隨事吟詠。常用作詩題。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洲公詩》:“古體如《雜詠》云:‘日出羣動作,日入羣動息。’”《詩刊》1977年第9期:“冬夜雜詠贊品德,要學紅葉透底紅。”
乾隆名句,雜詠四首示東省巡撫及諸臣·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