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其七·慈雲普護原文
偎紅倚綠簾櫳好。
鶯聲瀏栗南塘曉。
高閣漏丁丁,春風多少情。
幽人醒午夢,樹底濃陰重。
蒲上便和南,樅樅聲色參。
詩詞問答
問:菩薩蠻·其七·慈雲普護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菩薩蠻·其七·慈雲普護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二
2. 一徑界重湖間藤花垂架鼠姑當風有樓三層刻漏鐘錶在焉殿供觀音大士其傍為道士廬宛然天台石橋幽致渡橋即為上下天光
參考注釋
簾櫳
(1).亦作“ 簾籠 ”。窗簾和窗牖。也泛指門窗的帘子。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張華<離情>》:“秋月映簾籠,懸光入丹墀。” 宋 史達祖 《惜黃花·定興道中》詞:“獨自捲簾櫳,誰為開尊俎!恨不得御風歸去。” 明 徐元 《八義記·宴賞元宵》:“開宮扇,起簾櫳,滿堂笑語與民同。” 陳毅 《游陽朔》詩:“竹林茅舍時出現,後有飛瀑透簾櫳。”
(2).指閨閣。 唐 李昂 《賦戚夫人楚舞歌》:“ 漢王 此地因征戰,未出簾櫳人已薦。” 清 吳偉業 《西田招隱》詩之二:“曲處通簾櫳,茶香具含蓄。”
鶯聲
(1).黃鶯的啼鳴聲。 唐 白居易 《春江》詩:“鶯聲誘引來花下,草色勾留坐水邊。” 元 王逢 《題張後山西堂》詩:“柳行接隴鶯聲迥,椶影涵波鶴思閒。”
(2).多比喻女子宛轉悅耳的語聲。《水滸傳》第一百回:“ 瓊英 在城下鶯聲嬌囀,叫道:‘我乃郡主,保護大王到此,快開城門。’” 清 王韜 《淞隱漫錄·白素秋》:“耳畔鶯聲嚦嚦,口脂之馥直透鼻觀。”
瀏栗
象聲詞。 唐 劉禹錫 《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對月聽小童吹觱篥歌》:“ 長江 凝練樹無風,瀏慄一聲霄漢中。”
高閣
(1) 高度較大的閣樓
(2) 用以貯藏存放書、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閣)
丁丁
形容伐木、下棋、彈琴等聲音
伐木丁丁。——《詩·小雅·伐木》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多少
(1) 指量度或數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2)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量或價格)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3) 稍微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4) 疑問代詞
(5) 問數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水滸傳》
(6) 表示不定的數量
最後終於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餘作者才知道
幽人
(1).幽隱之人;隱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孔穎達 疏:“幽人貞吉者,既無險難,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後漢書·逸民傳序》:“ 光武 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
(2).指幽居之士。 宋 蘇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
陰重
(1).慎密穩重。謂不輕易泄漏人言。《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仁 ( 周仁 )為人陰重不泄。”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質重不泄人之陰謀也。”《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臣謹按《春秋》, 晉 狐射姑 殺 陽處父 。書 襄公 殺之者,以其上漏言也。 襄公 不能固陰重之機, 處父 所以及戕賊之禍,故《春秋》非之。”
(2).私下看重。《戰國策·趙策四》:“臣請為王推某怨於 趙 ,願王之陰重 趙 ,而無使 秦 之見王之重 趙 也。 秦 見之且亦重 趙 。 齊 秦 交重 趙 ,臣必見 燕 與 韓 魏 亦且重 趙 也。”
(3).樹蔭濃重。 宋 李元膺 《思佳客》詞:“思往事,入顰眉,柳梢陰重又當時。”
(4).疝氣。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季蘭》:“又嘗會諸賢於 烏程 開元寺 ,知 河間 劉長卿 有陰重之疾,誚曰:‘山氣日夕佳’, 劉 應聲曰:‘眾鳥欣有託。’”
和南
佛教語。佛門稱稽首、敬禮為和南。 南朝 梁 沉約 《為文惠太子禮佛願疏》:“皇太子某稽首和南,十方諸佛,一切賢聖。” 唐 白居易 《六贊偈·贊僧偈》:“故我稽首,和南僧寳。”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伍彌相公》:“ 班禪額爾德尼 來朝,上命公護送……公不與談,不和南稱弟子。”參閱 唐 慧琳 《一切經音義》卷七三、 宋 贊寧 《僧史略·禮儀沿革》。
樅樅
(1).隆起貌;高聳貌。《詩·大雅·靈台》“虡業維樅” 唐 孔穎達 疏:“ 孫炎 曰:‘業所以飾栒,刻板捷業如鋸齒也。’其懸鐘磬之處,又以彩色為大牙,其狀隆然,謂之崇牙,言崇牙之狀樅樅然。” 宋 黃庭堅 《晚泊長沙示秦處度范元實用寄明略和父韻》之四:“往時高交友,宰木已樅樅。”
(2).排比貌。 唐 李德裕 《討襲回鶻事宜狀》:“今即取郤公主,又與 回鶻 接戰,即須翦除令盡,不得遺生後患。兼令揀 退渾 、 沙陀 共三千騎,樅樅排比。”
聲色
(1) 說話時的語氣和臉色
聲色俱厲
(2) 指歌舞和女色
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之味。——漢· 司馬遷《貨殖列傳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