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楊補之梅花三疊圖即用其三》
全文:
三疊憶我鄧尉山,梅花不遲還不早。
友松微嫌太古樸,笑杏直厭鄰乖巧。
三冬何足易此心,一枝業已寫其照。
不必侈談香雪海,倚石依岩無不好。
聞之三弄吹蘆管,惜哉聲律吾不曉。
此圖恰合譜絲竹,至今猶見逃禪老。
漸入佳境疊疊奇,三友平山真壓倒。
參考注釋
恰合
正相符合。 魯迅 《熱風·隨感錄四二》:“凡有所謂國粹,沒一件不與蠻人的文化(?)恰合。”
絲竹
(1) 弦樂器和管樂器(簫笛等)
金石絲竹,樂之器也。——《禮記·樂記》
(2) 泛指音樂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唐· 劉禹錫《陋室銘》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逃禪
(1).逃出禪戒。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蘇晉 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仇兆鰲 註:“逃禪,猶雲逃 墨 逃 楊 ,是逃而出,非逃而入。”
(2).指遁世而參禪。 唐 牟融 《題寺壁》詩:“聞道此中堪遁跡,肯容一榻學逃禪。” 明 無名氏 《四賢記·邂逅》:“端恐路途未穩,學逃禪雲外,覓個親人。” 胡懷琛 《送亞子歸梨里》詩:“商量偕隱謀非錯,檢點逃禪事亦難。”
乾隆名句,題楊補之梅花三疊圖即用其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