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沈遼的《題徑山二首·其一》
全文:
昔日道師開法筵,老人化龍去山前。
至今勝跡冠西境,高第相傳為敬田。
平生自得物外趣,爾來更薄區中緣。
終隨老師學善住,行種芝草休天年。
參考注釋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勝跡
名勝古蹟
江山留勝跡
然而一切西湖勝跡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卻是這 雷峰塔。—— 魯迅《論雷峰塔的倒掉》
高第
(1).經過考核,成績優秀,名列前茅。《史記·儒林列傳》:“一歲皆輒試,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缺;其高第可以為郎中者,太常籍奏。”
(2).常指科舉中式。 唐 賈島 《送陳商》詩:“聯翩曾數舉,昨登高第名。”《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儘有貧苦的書生向富貴人家求婚,便笑他陰溝洞裡思量天鵝肉吃。忽然青年高第,然後大家懊悔起來,不怨悵自己沒有眼睛,便嗟嘆女兒無福消受。”
(3).指科舉中式者。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一四:“如此高材勝高第,頭銜追贈薄三 唐 。”
(4).指官吏的考績優等。《漢書·儒林傳·嚴彭祖》:“ 彭祖 為 宣帝 博士,至 河南 、 東郡 太守。以高第入為左馮翊。” 宋 葉適 《兵部尚書蔡公墓志銘》:“或疑‘天子聖德方日新,公少年論諫,盍順導婉達’,由是不得高第。”
(5).指學習成績優異。 漢 趙岐 《<孟子>題辭》:“於是退而論集所與高第弟子 公孫丑 、 萬章 之徒難疑答問。”
(6).指高材生。《北齊書·儒林傳·李鉉》:“ 鉉 以鄉里無可師者,遂與州里 楊元懿 、 河間 宗惠振 等結侶詣大儒 徐遵明 受業,居 徐 門下五年,常稱高第。”《朱子語類》卷一○一:“看道理不可不子細。 程 門高第如 謝上蔡 、 游定夫 、 楊龜山 輩,下梢皆入禪學去。” 清 俞樾 《群經平議·論語二》“ 賜 不受命而貨殖焉”:“故不曰商賈,而曰貨殖, 子貢 以聖門高第,亦復為之。”
相傳
(1) 長期以來流傳下來的
相傳這事發生在北方
(2) 遞相傳授
敬田
佛教語。指恭敬供養佛法僧三寶,便會產生無量的福分。田,指產生福報。 隋 智顗 《摩訶止觀》卷十下:“上不見經佛敬田可尊,下不見親恩之德。” 唐 李邕 《嶽麓寺碑》:“信尚敬田,作為塔廟,追存實相,加名寶山。”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三:“釋氏法*論,供父母曰恩田,佛僧曰敬田,貧窮曰悲田。”
沈遼名句,題徑山二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