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汝玉的《讀余忠宣公文集》
全文:
中原日落秋塵黃,西望烽火連荊襄。
雄藩宿將盡驚遁,書生復見張睢陽。
孤軍堅壁大江上,誓欲保障東南疆。
羽書四入丞相府,援兵不出吁可傷。
神州陸沈大勢去,夫誰擊楫江中央。
七年大小數百戰,士卒感發疲復張。
食殫力竭城遂陷,麾下禆將無生降。
嗟公竟作厲鬼死,全家義徇為國殤。
至今遺文落人世,直與日月爭輝光。
伊余再拜獲披誦,徒抆血淚沾衣裳。
九原精爽應可作,願歌大招薦椒漿。
參考注釋
神州
(1) 古時稱中國為“赤縣神州”(見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後用“神州”做中國的別稱
神州大地
(2) 指京城
春風楊柳萬子條,六億神州盡舜堯。——毛澤*東《送瘟神》
陸沈
見“ 陸沉 ”。
大勢
事物發展演化的基本形勢
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 長江也。——《資治通鑑》
擊楫
亦作“ 擊檝 ”。指 晉 祖逖 統兵北伐,渡 江 中流,拍擊船槳,立誓收復中原的故事。後亦用為頌揚收復失地統一國家的壯志之典。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和龐佑父》詞:“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 元 戴良 《懷宋庸庵》詩:“ 祖逖 念時空擊檝, 仲宣 多難但登樓。” 清 顧炎武 《京口即事》詩之一:“ 祖生 多意氣,擊楫飛中流。” 清 徐釚 《晚發京口》詩:“已從擊楫悲荒壘,更想沉舟聽鼓鼙。”參見“ 擊楫中流 ”。
中央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範圍內適中的統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離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獄中雜記》
圓柱矗立在市廣場中央
(2) 指國家或黨派政治權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韓非子·揚權》
王汝玉名句,讀余忠宣公文集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