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游焦山》
全文:
我昔金焦互量比,曾雲在此不在彼。
昨來浮玉憑朱欄,又覺人間鮮並美。
東瞻島嶼藐拳石,蓬萊有無只虛擬。
順流揚帆忽至之,宛憶前評不差耳。
如來轉境故稱佛,被境轉者眾生是。
慧禪寺禮調御夫,焦先祠緬隱逸士。
郁蔥樹色扶奇峰,倒影盡在江天裡。
豚入息風銀月澄,龍出聽講黑雲起。
到斯雅合諸慮靜,我則萬幾將誰委。
江山不改心亦然,返棹吾將勤政理。
參考注釋
禪寺
佛寺。 清 顧炎武 《恭謁高皇帝御容於靈谷寺》詩:“肅步投禪寺,焚香展御容。”
調御
(1).調教駕御。《無量義經·德行品》:“調御大調御,無諸放逸行,猶如象馬師,能調無不調。” 唐 柳宗元 《南嶽般舟和尚第二碑》:“攝取調御,凡歸於正真者,動而成羣,不自知其教。” 明 余繼登 《典故紀聞》卷一:“若踶囓之馬,調御有道,久則自然馴熟。”
(2).佛教語。“ 調御丈夫 ”的省稱。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勸請調御,常住世間,救現在之兵災,除當來之苦集。” 唐 柳宣 《與翻經大德等書》:“僕心懷正路,行屬歸依,以實際為大覺,玄軀無為,是調御法體。”
焦先
漢 末隱士。字 孝然 , 河東 人。孑然無親,見 漢 室衰,遂不語。露首赤足,結草為裳,見婦人即避去。平時不踐邪徑,不取大穗,數日一食。或謂曾結廬於 鎮江 譙山 (即今 焦山 )。傳說死時百餘歲。參閱 晉 皇甫謐 《高士傳》卷下、 晉 葛洪 《神仙傳》。後因以指有道的隱士。 宋 蘇軾 《和雜詩》之三:“空餘 焦先 室,不傳 元化 方。”
逸士
節行高逸之士,隱逸者。《後漢書·逸民傳·高鳳傳論》:“先大夫 宣侯 嘗以講道餘隙,寓乎逸士之篇。” 唐 白居易 《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游龍門醉中狂歌》:“ 商嶺 老人自追逐, 蓬丘 逸士相逢迎。”《紅樓夢》第二回:“若坐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 聞一多 《憶菊》詩:“啊!東方底花,騷人逸士底花呀!”
乾隆名句,游焦山名句
名句推薦
超山有梅十萬株,大庾鄧尉顯恢殊
陳三立《題陳叔通百梅書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