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陣雨(六月廿二日)》
全文:
午熱復熾然,蒸雲四山起。
匉訇雷作聲,傾盆忽至矣。
千澗瀑互垂,萬林姿盡洗。
游山所恆遇,葛衣如浣水。
群役弗嘆勞,而翻以為喜。
參考注釋
匉訇
象聲詞。形容大聲。 清 吳廷楨 《觀潮》詩:“驚濤盪潏天低昂,亂石匉訇山破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 符老爺 登時大發雷霆起來,把那獨腳桌子一掀,匉訇一聲,桌上的東西翻了個滿地。”《痛史》第三回:“只見半空中碗大的一個透紅彈子,向城上飛來,恰打在一個城垜上,匉訇一聲,城垜已倒。”參見“ 砰訇 ”。
作聲
(1).謂開口說話。《南齊書·王敬則傳》:“ 敬則 謂眾曰:‘卿諸人慾令我作何計?’莫敢先答。防閤 丁興懷 曰:‘官秖應作耳。’ 敬則 不作聲。”《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見説,心下吃驚,半晌作聲不得。”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不必作聲告饒,也不必惡聲相罵。”
(2).發出聲響。 晉 葛洪 《神仙傳·葛玄》:“口中飯盡成大蜂數百頭,飛行作聲。”
傾盆
形容雨勢很猛。 宋 蘇軾 《介亭餞楊傑次公》詩:“前朝欲上已蠟屐,黑雲白雨如傾盆。” 元 鮮于必仁 《折桂令·薊門飛雨》曲:“數聲引鼓,一霎傾盆。”《花月痕》第十五回:“不想紅日忽收,黑雲四合,下起傾盆大雨來。”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天色已經漆黑,大雨傾盆般落了下來。”
乾隆名句,陣雨(六月廿二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