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籩分左右,簠簋辨圓方

何儒行泮宮丁祀二十四韻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何儒行的《泮宮丁祀二十四韻》

全文:
禮樂皇元盛,文章孔道昌。
垂旒尊視帝,居扆面當陽。
冠帶三千子,衣裳十二章。
四公傳道統,十哲領儒綱。
離火丁初吉,春秋仲月良。
群侯沾教雨,憲使凜清霜。
光赫開宮殿,聲明發序庠。
眾官朱紫列,多士佩衿翔。
庭燎東西廡,軒縣上下堂。
糾彈觀儼肅,贊引步趨蹌。
濟濟鹹端笏,峨峨或奉璋。
鸞刀毛啟血,龍勺酒流黃。
燃燭紅輝合,薰爐紫霧颺。
豆籩分左右,簠簋辨圓方
腥熟牲殊體,浮沉齊並香。
告神詞具祝,奠爵幣承筐。
玉振笙鏞間,歌登雅頌揚。
九成音律洽,三獻色容莊。
隆殺儀如式,尊卑序有常。
聚精誠有感,錫胙福無疆。
剡剡疑來假,洋洋若在傍。
廟陰聞瘞坎,門外散班行。
湛露丹墀曙,清風泮水涼。
斯文垂令典,日月與天長。

何儒行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豆籩

祭器。木製的叫豆,竹製的叫籩。《書·武成》:「丁未,祀於 周 廟,邦甸侯衛,駿奔走,執豆籩。」 蔡沉 集傳:「豆,木豆;籩,竹豆。祭器也。」 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迎神》:「惟馨展禮,爰列豆籩。」 明 李東陽 《郊壇分獻再得四瀆》詩:「羽衣道士通儀節,白髮犧人説豆籩。」 清 戴名世 《敕授承德郎劉公墓志銘》:「生典型,死豆籩;葬同穴,有賢媛;固其藏,千萬年。」

左右

(1) ∶左和右兩方面

主席台左右,紅旗迎風飄揚

(2) 附近;兩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3) 身邊

在帝左右

(4) 近臣;隨從

太后明謂左右。——《戰國策·趙策》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帥左右登牙城拒戰。——《資治通鑑·唐紀》

左右擁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5) 對人不直稱其名,只稱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稱呼對方

是故不敢匿意隱情,先以聞於左右。——《史記》

(6) 反正

我左右閒著沒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數量詞後面表示概數

在六點或六點左右到的家

斷斷續續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動為她所左右

(9) 身邊辦事的人,侍從

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簠簋

(1).簠與簋。兩種盛黍稷稻粱之禮器。《禮記·樂記》:「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晏子春秋·雜上十二》:「 景公 飲酒,夜移於 晏子 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聲,願與夫子樂之。』 晏子 對曰:『夫布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

(2).猶苞苴。指賄賂。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台省·王聚洲給事》:「 滇 人 王聚洲 ,以庶常授工科給事,素有才名,慷慨論事,物情甚嚮之。忽為 鄭御史 環樞 所劾。專指其簠簋,穢狀滿紙。 王 不待處分竟歸。」參見「 簠簋不飾 」。

圓方

(1).古代盛菜餚的器具。《文選·張衡<南都賦>》:「珍羞琅玕,充溢圓方。」 李善 註:「圓方,器也。」 漢 王粲 《公讌》詩:「佳肴充圓方,旨酒盈金罍。」 清 錢謙益 《重陽次日徐二爾從饋糕蟹》詩:「餚具圓方雜醢熬,白衣今日送衡茅。」

(2).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因以「圓方」代稱天地。語出《淮南子·本經訓》:「戴圓履方,抱表懷繩。」 唐 劉禹錫 《楚望賦》:「圓方相涵,游氣杳冥。」

(3).謂隨物賦形,或方或圓。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委曲》:「道不自器,與之圓方。」 宋 范仲淹 《金在熔賦》:「因烈火而變化,逐懿範而圓方。」

何儒行名句,泮宮丁祀二十四韻名句

詩詞推薦

豆籩分左右,簠簋辨圓方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