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大圭的《題張一村畫山陰岩壑圖》
全文:
張侯寫山工寫奇,筆力可追王大痴。
鱸魚江頭一斗酒,墨花散作秋淋漓。
前峰崒嵂如束筍,後峰盤拿來不盡。
突馬方驚灩澦高,啼猿忽覺蓬萊近。
水風離離開錦屏,峽泉歷歷鳴瑤箏。
幽葩自炫晨露潔,小草不奈繁霜零。
兵餘僧舍總搖落,何意空林見樓閣。
十年碌碌走湖城,重憶山陰舊岩壑。
秋來日日愁炎蒸,解衣思濯松風清。
輕包錫杖從此去,何處水邊無月明。
參考注釋
錫杖
佛家語。僧人所持的手杖。杖頭有錫環,振時作錫錫聲。也稱“禪杖”、“聲杖”、“鳴杖”
芒鞋騰霧出,錫杖撥雲歸。——《檮杌閒評——明珠緣》
從此
(1) 從那個時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擔更重了
(2)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詩:“見底月明夜,無波風定時。” 元 袁士元 《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小橋夜靜人橫笛,古渡月明僧喚舟。”《水滸傳》第九回:“兩個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從軍北征》詩:“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一出:“白苹紅蓼緑簑衣,青海灘頭一釣磯。只恐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
大圭名句,題張一村畫山陰岩壑圖名句
名句推薦
妾有今朝恨,君無舊日情
崔亘《春怨》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司馬光《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
詩詞推薦
![輕包錫杖從此去,何處水邊無月明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