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包錫杖從此去,何處水邊無月明

大圭題張一村畫山陰岩壑圖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大圭的《題張一村畫山陰岩壑圖》

全文:
張侯寫山工寫奇,筆力可追王大痴。
鱸魚江頭一斗酒,墨花散作秋淋漓。
前峰崒嵂如束筍,後峰盤拿來不盡。
突馬方驚灩澦高,啼猿忽覺蓬萊近。
水風離離開錦屏,峽泉歷歷鳴瑤箏。
幽葩自炫晨露潔,小草不奈繁霜零。
兵餘僧舍總搖落,何意空林見樓閣。
十年碌碌走湖城,重憶山陰舊岩壑。
秋來日日愁炎蒸,解衣思濯松風清。
輕包錫杖從此去,何處水邊無月明

大圭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錫杖

佛家語。僧人所持的手杖。杖頭有錫環,振時作錫錫聲。也稱“禪杖”、“聲杖”、“鳴杖”

芒鞋騰霧出,錫杖撥雲歸。——《檮杌閒評——明珠緣》

從此

(1) 從那個時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擔更重了

(2)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詩:“見底月明夜,無波風定時。” 元 袁士元 《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小橋夜靜人橫笛,古渡月明僧喚舟。”《水滸傳》第九回:“兩個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從軍北征》詩:“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一出:“白苹紅蓼緑簑衣,青海灘頭一釣磯。只恐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

大圭名句,題張一村畫山陰岩壑圖名句

詩詞推薦

  • 夏至日北郊禮成述事

    乾隆清代〕執禮詣方澤,秉誠禋厚坤。配天益光大,載物永安敦。二始函鍾奏,八成韶樂論。前朝優澤霈,叨貺更祈恩。
  • 昌年宮之作

    豆盧復唐代〕但有離宮處,君王每不居。旗門芳草合,輦路小槐疏。殿閉山煙滿,窗凝野靄虛。豐年多望幸,春色待鑾輿。
    輕包錫杖從此去,何處水邊無月明 詩詞名句
  • 【越調】鬥鵪鶉_歌姬教坊馳

    喬吉元代〕歌姬教坊馳名,梨園上班,院本詼諧,宮妝樣範。膚若凝脂,顏如渥丹,香肩憑玉樓,湘雲擁翠鬟。羅帕分香,春
  • 真人庵

    李之世明代〕海上真人去不回,千年靈洞鎖莓苔。風前尚想朝天舄,雲氣長封禮斗台。 * 時從陰澗落,琪花偏傍石壇開。紅塵
  • 贈胡叔敬

    李昱元代〕去作隨群雁,歸尋返哺烏。難兄雖落寞,慈母且歡娛。夜雨花銷燭,春風蟻罄壺。談詩多近槁,亦得慰潛夫。
  • 戲簡鄭廣文虔,兼呈蘇司業源明

    杜甫唐代〕廣文到官舍,系馬堂階下。醉則騎馬歸,頗遭官長罵。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賴有蘇司業,時時與酒錢。
    輕包錫杖從此去,何處水邊無月明 詩詞名句
  • 送孫皋

    宋祁宋代〕江邊瑤草斗袍青,所樂從軍得四明。新水一篙催泛鷁,故林三月及聞鶯。羽書無警棲毫熟,談幄多歡醉葉傾。我亦
  • 密雲縣行宮晚坐

    乾隆清代〕邇日本不炎,傍晚尤覺爽。延爽坐堂廉,庭樹布陰廣。北山吐密雲,時密時開朗。左近地頗乾,為殷望澤想。所遇
  • 贈韋處士六年夏大熱旱

    白居易唐代〕驕陽連毒暑,動植皆枯槁。旱日乾密雲,炎煙焦茂草。少壯猶困苦,況予病且老。既無白栴檀,何以除熱惱?[華
  • 常武

    佚名先秦〕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師皇父。整我六師,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國。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
輕包錫杖從此去,何處水邊無月明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