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久已覆金甌,一品師臣德業優

喻良能史丞相生辰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喻良能的《史丞相生辰》

全文:
姓名久已覆金甌,一品師臣德業優
黼扆尚詢黃髮舊,袞衣難伴赤松游。
松筠勁節高三事,桃李濃陰遍九州。
蕭葉楊門端可繼,只今袞袞富公侯。

喻良能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喻良能姓名久已覆金甌,一品師臣德業優書法作品欣賞
姓名久已覆金甌,一品師臣德業優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

久已

早已;早就

這件事我久已忘卻了

金甌

(1).金的盆、盂之屬。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四:“婦以金甌、麝香囊與婿別,涕泣而分。”《明史·錢龍錫傳》:“帝倣古枚卜典,貯名金甌,焚香肅拜,以次探之。” 清 黃遵憲 《感事》詩:“金甌親卜比公卿,領取冰銜十日榮。”

(2).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國土。《南史·朱異傳》:“﹝ 武帝 ﹞嘗夙興至 武德閤 口,獨言:‘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 唐 司空圖 《南北史感遇》詩之五:“兵圍 梁 殿金甌破,火發 陳 宮玉樹摧。” 清 秋瑾 《鷓鴣天》詞:“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毛澤*東 《清平樂·蔣桂戰爭》詞:“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3).酒杯的美稱。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蔡宅祝壽》:“春花明彩袖,春酒泛金甌。” 明 沉采 《千金記·夜宴》:“碧月照金甌,銀河燦珠斗。”

一品

(1).封建社會中官品的最高一級。自 三國 魏 以後,官分九品,最高者為一品。《晉書·惠帝紀》:“乃發王公奴婢手舂給兵廩,一品以下不從征者,男子十三以上皆從役。” 唐 賈島 《上杜駙馬》詩:“妻是九重天子女,身為一品令公孫。”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三》:“而凡 滿洲 、 漢 人之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極速者亦三十年。”參閱《隋書·百官志中》。

(2).借指位居一品的高官。 唐 裴鉶 《傳奇·崑崙奴》:“ 大歷 中有 崔生 者,其父為顯僚,與蓋代之勛臣一品者熟。生時為千牛,其父使往省一品疾。”

(3).猶言一等;第一等。《南齊書·蕭惠基傳》:“當時能棊人 琅邪 王 抗 第一品, 吳郡 褚思莊 、 會稽 夏 赤 松 竝第二品。” 宋 王明清 《摭言雜說》:“京師 樊樓 畔有一小茶肆,甚瀟灑清潔,皆一品。”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冥誓》:“(生)姐姐費心。因何錯愛小生至此?(旦)愛的你一品人才。” 老舍 《正紅旗下》三:“他比客人高著一品,須拿出為官多年,經驗豐富,從容不迫的神態來。”

(4).一種。《周禮·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 唐 賈公彥 疏:“泉始蓋一品, 周景王 鑄大錢,而有二品。” 宋 張載 《經學理窟·祭祀》:“羞無他物,則雖羞一品足矣。”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異事》:“當時 揚州 芍藥,未有此一品,今謂之‘金纏腰’者是也。”

師臣

對居師保之位或加有太師官號的執政大臣的尊稱。 唐 顏真卿 《廣平文貞公宋公神道碑銘》:“方崇乞言之典,以極師臣之敬。” 宋 梅堯臣 《太師杜公輓詞》:“國佐三公進,師臣一品歸。”《宋史·奸臣傳·賈似道》:“ 理宗 崩, 度宗 又其所立,每朝必答拜,稱之曰師臣而不名。” 元 張憲 《鹹淳師相》詩:“十年國勢盡傾摧,猶謂師臣堪付託。”

德業

德行與功業。《後漢書·楊震傳》:“自 震 至 彪 ,四世太尉,德業相繼。” 唐 杜甫 《暮秋將歸秦留別湖南幕府親友》詩:“大府才能會,諸公德業優。”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一》:“世有自命君子而物望不孚,德業不進者,無不由於自是而自大。” 方東樹 《答葉博求論古文書》:“ 周 秦 及 漢 ,名賢輩出,平日立身,各有經濟德業。”

喻良能名句,史丞相生辰名句

詩詞推薦

姓名久已覆金甌,一品師臣德業優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