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佚名的《留晚香》
全文:
●最高樓壽梅屋儒學譚提舉九月十九。
西江水,分潤到全閩。
芹藻亦生春。
秀鍾東壁雙躔瑞,祥開南極一星明。
把紫陽、年月算,恰同庚文公庚戌九月十五生。
前十日、重陽秋正好。
後十日、小陽春未透。
梅與菊,此交承。
酌公菊水來稱壽,期公梅實去和羹。
要教人,看久遠,是功名。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菊水
水名。在今 河南省 內鄉縣 。傳說飲其水可長壽。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湍水》:“ 湍水 之南, 菊水 注之。水出西北 石澗山 芳菊谿 ,亦言出 析谷 ,蓋谿澗之異名也。源旁悉生菊草,潭澗滋液,極成甘美。雲此谷之水土,餐挹長年。” 宋 楊萬里 《謝木韞之舍人分送講筵賜茶》詩:“ 吳 綾縫囊染 菊水 ,蠻砂塗印題進字。” 金 元好問 《長壽新居》詩:“蒲池餘老節, 菊水 引新芽。”
稱壽
祝人長壽。 三國 魏 吳質 《答魏太子箋》:“置酒樂飲,賦詩稱壽。” 唐 薛奇童 《雲中行》:“舉杯稱壽永相保,日夕歌鐘徹清昊。” 宋 梅堯臣 《思歸賦》:“蓋自成人以及今,未嘗一日侍傍而稱壽。” 明 高明 《琵琶記·高堂稱壽》:“對此春光,就花下酌盃酒,與雙親稱壽,多少是好。”
梅實
梅樹的果實。《詩·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 漢 鄭玄 箋:“梅實尚餘七未落。” 唐 柳宗元 《梅雨》詩:“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 元 李存 《次高元博韻》:“梅實得調鼎,松明勝然燭。” 清 龔自珍 《好事近·補記仲夏情事》詞:“何以報他紈扇,餽一筐梅實。”
和羹
(1).配以不同調味品而製成的羹湯。《書·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孔 傳:“鹽,鹹;梅,醋。羹須鹹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陽書》:“貝錦以繁采發華;和羹以鹽梅致旨。”後用以比喻大臣輔助君主綜理國政。 唐 錢起 《陪郭令公東亭宴集》詩:“不愁懽樂盡,積慶在和羹。” 清 錢謙益 《吳門送福清公還閩》詩之二:“舉朝水火和羹苦,於野玄黃戰血重。”
(2).喻宰輔之職。 宋 王禹偁 《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門下侍郎平章事制》:“弄印之名已著,和羹之命爰行。”
佚名名句,留晚香名句
名句推薦
門外垂楊,終是多情樹
沈祖棻《蝶戀花》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