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邁的《送洪承信儒發西上》
全文:
詩是同不址杯水,明經談笑博青紫。
兩石爭如識一丁,長槍得勝毛錐子。
夫君稽古歲月深,雕蟲童習素所恥。
奮身刀劍亦借徑,未能免俗聊爾耳。
朝來免胄翰墨場,妙發穿楊三昧矢。
神人換鼻許正郎,朱衣點頭相行季。
仙霞絕頂雪漫天,快上扶折九萬里。
明春躍馬白玉京,都人爭看龍燒尾。
應笑向來點額人,方上橋門趨劍履。
便須破費千黃金,邀儂一醉長安市。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朝來
早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西山 朝來,致有爽氣。” 元 顧德輝 《青玉案》詞:“晴日朝來升屋角,樹頭幽鳥,對調新語,語罷雙飛卻。”
免胄
(1).脫下頭盔。古代將士的行禮方式。《國語·周語中》:“左右皆免胄而下拜,超乘者三百乘。” 韋昭 註:“免,脫也。脫胄而下敬天王也。” 唐玄宗 《餞王晙巡邊》詩:“免胄三方外,銜刀萬里餘。” 宋 王安石 《次韻元厚之平戎慶捷》:“投戈更講諸儒藝,免胄爭趨上將風。” 程善之 《革命後感事和懷霜作即次其韻》:“城門免胄經相識,異地歸元不忍看。”
(2).指決死。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既有志於免胄,豈無心於喪元。”
翰墨場
猶翰墨林。 南朝 宋 謝瞻 《張子房詩》:“濟濟屬車士,粲粲翰墨場。” 唐 杜甫 《壯遊》詩:“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 宋 張孝祥 《鷓鴣天·上元設醮》詞之三:“憶昔追游翰墨場, 武夷 仙伯較文章。”
穿楊
(1).謂射箭能於遠處命中楊柳的葉子。極言射技之精。語本《戰國策·西周策》:“ 楚 有 養由基 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唐 薛業 《晚秋贈張折衝》詩:“位以穿楊得,名因折桂還。”
(2).泛指技藝高超。《北史·隱逸傳·崔賾》:“況復桑榆漸暮,藜藿屢空;舉燭無成,穿楊盡棄。”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引》:“故章句有焦心之人,聲律至穿楊之妙。”
三昧
佛教用語,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領,真諦
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陸游《示子過》
深得其中三昧
王邁名句,送洪承信儒發西上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