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若炎字四首》
全文:
城中樓閣似魚鱗,不見清風起白苹。
試選苕溪最深處,仍呼我輩不羈人。
窺船野鶴何曾下,見燭飛蟲空自馴。
繞郭荷花一千頃,誰知六月下塘春。
苦熱誠知處處皆,何當危坐學心齋。
海螯要共詩人把,溪月行遭霧雨霾。
鄉國飄零斷書信,弟兄流落隔江淮。
便應築室苕溪上,荷葉遮門水浸階。
紫蟹鱸魚賤如土,得錢相付何曾數。
碧筒時作象鼻彎,白酒微帶荷心苦。
運肘風生看斫膾,隨刀雪落驚飛縷。
不將醉語作新詩,飽食應慚腹如鼓。
橋上遊人夜未厭,共依水檻立風檐。
樓中煮酒初嘗芡,月下新妝半出簾。
南郭清游繼顏謝,北窗歸臥等羲炎。
人間寒熱無窮事,自笑疏頑不受痁。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鄉國
(1).故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吾已絶望,永辭萬民,豈料再還,重復鄉國。” 唐 張籍 《送新羅使》詩:“悠悠到鄉國,還望海西天。”《白雪遺音·馬頭調·昭君出塞》:“惱恨 毛延壽 ,與你何仇將俺害,(到得此地來,)弄的俺拋離鄉國。”
(2).家鄉。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 唐 杜儼 《客中作》詩:“容顏歲歲愁邊改,鄉國時時夢裡還。” 清 顧炎武 《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三年干戈暗鄉國,有兄不得歸塋域。”
飄零
(1) (花葉等)凋謝脫落;飄落
黃葉飄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書信
信
常有書信往來
弟兄
(1) 弟弟和哥哥
親弟兄
(2) 也用作朋友之間的稱呼
流落
窮困失意,在外漂泊
流落他鄉
江淮
(1). 長江 和 淮河 。《左傳·哀公九年》:“秋, 吳 城 邗 ,溝通 江 淮 。”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 江 淮 之南,其民好殘; 漳 汝 之間,其民好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銀杏》:“ 江 淮 間一御史疏陳水患。”
(2).泛指 長江 與 淮河 之間的地區。《後漢書·周榮傳》:“ 榮 , 江 淮 孤生,蒙先帝大恩,以歷宰二城。” 明 《端午食賜粽有感》詩:“東南米價高如玉, 江 淮 餓莩千家哭。” 清 鈕琇 《觚賸·舊雷有聲》:“余宦遊所至,其風土大略相同,唯 粵 中則不特與朔方絶異,即較之 江 淮 ,亦甚懸殊。” 凌力 《星星草》第十五章一:“如今捻軍兵分東西,追剿各軍愈追愈遠愈加勞苦,而出自 江 淮 的餉源卻愈益短絀難辦。”
(3).特指今 江西省 鄱陽湖 一帶。《史記·五帝本紀》:“ 三苗 在 江淮 、 荊州 數為亂。” 張守節 正義:“淮,讀曰匯,音胡罪反,今 彭蠡湖 也。”
蘇軾名句,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若炎字四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