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送宋君用游輦下》
全文:
暴雨書漲荒溪,書尺水生洪書流。
中有書潑潑鯉,泛然方快游。
安知赤日爍,沸浪生浮漚。
石密岸狹束,鱗鬣窘若囚。
一失在藻樂,遂有轍鮒憂。
誓將泛江湖,雪此喣沫羞。
江湖與荒溪,巨細雖不侔。
此流彼之派,聯接詎阻修。
超然奮躍去,勢若鷹離韝。
浮沉謝群蛙,窟穴依長洲。
洗刷沮洳泥,被服白紋裘。
誰知歲月久,涌浪生咽喉。
賴爾溪中物,雖困有遠謀。
不似沼沚間,四合獄萬鯫。
縱知有江湖,綿綿隔山丘。
人生豈異此,窮達皆有由。
吾鄉廣平君,少與輕薄游。
堆金等屋樑,{左禾右罷}稏百頃秋。
朝廷羅紅顏,夜庖炙肥牛。
落魄窮書生,多以金帛收。
高貲一朝盡,里巷誰青眸。
兒女號饑寒,親友寡饋賙。
中夜起長嘆,慷慨商聲謳。
我非田農家,安能事粗耰。
又非將帥種,不慣揮戈矛。
平生負壯氣,豈可遂爾休。
今我中丞公,位隆職兼優。
官爵連九族,一門千驊騮。
雖雲富貴殊,敢以貧賤投。
姻戚苦未遠,我困豈我{左壽右鬼}。
八月秋風高,駕言動輕輈。
將行來告別,求贈安敢廋。
嗟子窮已甚,倚伏理亦周。
溪魚解如此,況子知公侯。
馬壯仆正健,去去其無留。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朝廷
君主接受朝見和處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為首的中央統治機構或君主的代稱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戰國策·齊策》
吾恐上負朝廷,下愧吾師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紅顏
(1).指年輕人的紅潤臉色。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詩:“憶子初尉 永嘉 去,紅顏白面花映肉。”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2).指少年。 南朝 梁 沉約 《君子有所思行》:“共矜紅顏日,俱忘白髮年。” 唐 李白 《贈孟浩然》詩:“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宋 王安石 《客至當飲酒》詩之二:“自從紅顏時,照我至白首。”
(3).特指女子美麗的容顏。 漢 傅毅 《舞賦》:“貌嫽妙以妖蠱兮,紅顏曄其揚華。” 南朝 陳 徐陵 《和王舍人送客未還閨中有望》:“倡人歌吹罷,對鏡覽紅顏。” 清 李漁 《玉搔頭·訊玉》:“青眼難逢,紅顏易改。”
(4).指美女。 明 王世貞 《客談庚戌事》詩:“紅顏宛轉馬蹄間,玉筯雙垂別 漢 關。” 清 吳偉業 《圓圓曲》:“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庖炙
燒烤的肉。 唐 裴鉶 《傳奇·韋自東》:“四壁多掛野彘玄熊之類,或庖炙之餘。”
肥牛
古指養於滌內以供祭祀或食用的牛。滌,養祭牲之室。《禮記·曲禮下》:“凡祭……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 鄭玄 註:“肥,養於滌也。”《史記·孟嘗君列傳》:“﹝ 馬驩 ﹞廼多釀酒,買肥牛,召諸取錢者。”
蘇軾名句,送宋君用游輦下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朝廷羅紅顏,夜庖炙肥牛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